今天看《人性的弱点》,里面有个观点特别打动我。就是人的疲劳感是精神上的,不是身体上的。
比如一群人做同一件事,有的人会觉得特别无聊,有的人却觉得甘之如饴。喜欢做饭的人,特别享受做饭的过程,看到一堆普通的食材,经过自己的精心搭配和烹饪,变成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不喜欢做饭的人,对厨房有一种抗拒的情绪,厨房对他来说不是家的味道,也不是烟火气息的代表,而是油腻腻的地方。不管什么食材到他们的手里,他们都能凭本事做到史无前例的难吃。
面对爬山也是一样的,喜欢爬山的人,山顶的风景对他来说是精神的食粮,哪怕一路披荆斩棘,也乐此不疲。不喜欢爬上的人,面对一路的困难,除了烦躁还有疲惫,爬上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受刑。
如果他们同时登到了山顶,喜欢爬山的人肯定是精神抖擞,站在山顶贪婪的看着山顶的风景。不喜欢爬山的人呢,肯定是直接累到趴下,找个地方躺着休息了。
这就是感兴趣和不感兴趣带来的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
生活中,很多人都处在这两个极端。那如果我们很不幸,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处在不感兴趣的那一端,我们该怎么做呢?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让我们想办法,把无趣变有趣。
比如,带孩子是很多人觉得很无聊也很无奈的事情。孩子小的时候,除了吃喝拉撒什么都会,样样都需要大人操心,时时都离不开大人,整个人都被娃圈住了。
娃大了,又各种淘气,上马桶里舀水玩,去米缸里玩大米,爬到凳子上拿自己够不着的东西。同一本绘本给娃读无数次,父母被折腾得精辟历经,毫无乐趣可言。唯一的快乐,就是娃睡着了,终于能做回自己。
娃乖的时候,确实能给打人带来很多乐趣,但是,娃淘气的时候还是比较多。所以家长带娃时闹心的时候也是比较多的。
按照书里的做法,如何把带娃过程中的那种无聊和郁闷转化为兴趣还好呢?就是说,我们要爱上带娃。
比如,就现在,我写这篇感悟的时候,我的娃就在旁边按我的键盘和鼠标,我除了制止和生气,我还可以换种思维方式,告诉自己,看,我在给我的娃做榜样,用行动告诉她,她的妈妈多么的努力(自嗨一下)
比如,在娃嘚嘚个没完没了的时候,就停下手里的活,认真去倾听娃奶声奶气的声音,感受一下娃的纯真世界。
当换个角度和思维去做你平时觉得无聊或者不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其实你就不会觉得那么疲惫和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