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此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是以古抒今的论证性的词中佳作。上片怀古抒情。以京口北固亭上眺望大好江山,联想到历史上三国时代孙权以此作新都屏障,抵御曹操大军,保家卫国的史迹。抒发了如今江山依旧、英雄无继的感慨。以及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削平内乱,两度北伐,几乎可以克制中原。当年的舞榭歌台,皆被雨打风吹去。只余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下片讲述宋文帝刘义隆三次北伐无功,尤其是最后一战,急功近利,轻起战火,以至北魏大举南侵,国势一足厥不振。援古事影射现实,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强调自身抗金却不可冒进的论断。四十三年前战火弥漫的扬州,北方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而如今也只伦为昏鸦社鼓的佛狸祠,谁又知道那曾是侵略者的行宫,而顶礼膜拜呢。篇尾用典廉颇,内蕴深含。既表达了自身的忠心,又表露了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的雄心。更重要的以战功赫赫的廉颇晚景凄凉,背井离乡报国无门的廉颇之事,暗自忧心壮志难酬。
通篇放射着忠君爱国者的无上光辉,豪壮、悲凉、一声叹息响彻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