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网友说,从小到大英语都不好,高考英语80多分,但我也没有不好好学英语,单词背了很多也做了很多题,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也都有认真做,但感觉不管怎么努力都很难学好。所以问了这个问题。
学好英语说简单非常简单。能记住一个单词,能记住一个句子,就说明你能学好,而绝不是不管怎么努力都很难学好。
但说难也难。因为无数人学外语都掉到了N多坑里面。有些关键点,掌握了就是窍门,忽视了就是大坑。
如果你做到了每天坚持,那么你已经是很牛很牛的人了。只差一点点,你就是真的牛人了。
先说个故事。
有个日本哲学家叫做木田元。这个人很有趣,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没能成为黑市商人的哲学家》。这本书里讲了他学英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的经历。
木田元最开始学的是英语。跟中国一样,日本考大学也要考英语的。木田元就是在学英语的时候,掌握了学外语的方法。应该说,是掌握了学习一切外语,最简单直接、高效的方法。
他的诀窍首先是背诵。听起来是很蠢的方法吧。这种看起来很纯的办法,往往最直接,最本能,最强悍。就像我们学自己的母语的时候。谁能教给我们方法,我们也根本听不懂什么方法。就是跟着大人屋里哇啦一通说,说着说着就会了。学单词,学句子,学文章,乃至创作,全都是同样的窍门,就是模仿!
比如背单词,木田元如此写道:
比如每天记四页单词,看日文翻译写出英文单词,错了就标上记号,之后再写一次,直到全部记住。第二天先预习第一天的内容,然后按照第一天的方法再背四页。第三天复习八页,再背四页。同一个单词连续背三天以后,基本不会再错了。连续背诵五天以后就可以不用再背了。就这样不停地滚动式背诵。
不能间断,必须坚持每天练习。因为也许你还能记住昨天的单词,但是前天的就不一定还记得了。单词背了又忘,很容易影响人的心情,进而让人想要放弃。但是要记住,任何人背五遍以后都能记住。就算是记忆力不好的人,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把单词背下来,只是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但只要每天坚持,背单词也会开始变得有趣,不再令人痛苦。
从记忆规律来看,上面这段话的没有任何一个字是多余的。任何一个字都是关键。以过来人的经验,我实在不想在上面的句子中标注重点。但如果给这段话起个标题,那必定是:要记住,任何人以符合记忆规律的方式背五遍,以后都能记住。如果你掌握了记忆规律,上面这段话不但是自然的,而且是必然的。什么是记忆规律?见下面几张图。
记忆规律是一切学习的核心的核心。试想一下,如果记不住,怎么可能学到。没有记住,就没有学到。
后来木田元发现了一本写得很好的英语参考书,“只要把里面出现的单词全部记住,就能掌握六千个单词”。
但如果你认为木田元学英语的敲门就是掌握记忆规律很快记住很多单词。那你就误会他了。他实际上发现了学习的窍门。或者说学习的本质。
考大学的时候,木田元把世界史和哲学史的参考书全部背诵下来。这就是学习的诀窍。学的意思是模仿,习的意思是按照模仿对象反复练习。学习的本质是按照模仿对象反复练习。所以,对于一切初学者。如果你没有模仿对象,你就不在学习;如果你没有按照模仿对象练习,那么你就不在练习。无论你多么努力,都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木田元认为背诵的诀窍,就是“不断重复”。木田元之所以学习外语很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背诵当成自己的“绝技”,把背诵学习法当做自己的“制胜球”拟定战略。
木田元接着写他怎么学德语的。既然掌握了“绝技”,当然继续用了,可靠,而且熟能生巧。他写道:
四月份入学以后,我马上开始学习德语。因为不能花费过多的时间,所以我先是买了一本很厚的教科书,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记住了语法的大概框架。顺带着顺便预习的目的,我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进行练习,把书中出现的生词全部背下来。之后,我选择了更难更厚的《新德语语法教程》,坚持每天自学一课。除此而外,练习题和单词都不能落下。
每一年,新学期开始。木田元都会把4月1日到6月30日这3个月定为“外语学习月”,每天坚持8个小时的外语学习。
学习语法,记住名词与动词的变化,做希腊语翻译成英语、英语翻译成希腊语的练习。因为练习的文章都很短,所以我会把它们全部背下来,并把出现过的单词全部整理在本子上,用之前提到的方法背诵。
这里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翻译。翻译是用英语的重要部分,学就是为了用。只要能用,就要尽早用,尽快用。因为应用意味着成就,成就意味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个关键词是把文章全部背下来。文章里有什么?有单词用法,有语法,有语句结构,有段落结构,有逻辑,有篇章结构,有语感。文章里有语言的一切,除了发音。所以背文章,是语言学习的高境界。如果模仿发音的同时背文章,那就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你正在以最直接,最简单粗暴,最彪悍的方式学语言。有的人会被这样的方法吓傻,而做到的人体会到的快感和性价比,是难以言表的。
木田元做翻译练习、背了文章、背了单词每天花8小时的时间。后一个阶段才是学语法。
语法学习一直持续到6月底,在那之后的整个夏天和秋天,我都会先准备好一本希腊语或拉丁语的书籍、一本字典以及该书的译著,然后手不释卷的阅读。学习希腊语时,我阅读了《苏格拉底的申辩》,学拉丁语的时候我又选择了凯撒的《高卢战记》。
木田元认为,只要能读懂几本这样的原著书籍,就基本上掌握了该门语言了。当然他做到了,也确实如此。因为学习语言的目的达到了,那就是能够运用。
上面是木田元在哲学主业之外做的事情。除了语言学习之外,他还要为哲学研讨会做准备。因此,木田元每天在学习上要花上十五六个小时。所以,他成为了专家。
总体来说,木田元的英语学习有这么几个要点。
1.背诵是绝技。
2.按照记忆规律背诵是诀窍。
3.背诵内容包括:背文章、背单词、背语法。
4.做练习。主要是翻译练习,翻译文章。
5.阅读外语原著。跟自己专业或者兴趣相关的原著。这里要注意,木田元读的那些原著非常指难。像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书,是世界上顶级难懂的书。他居然拿这个练英语。
6.英语学习的三个阶段:(1)背文章、背单词、背语法;(2)翻译文章,而且是互译;(3)阅读外语原著。其中前两个阶段强度极大。基本上,3个月解决一门语言。后面几个月,应用。在后面就忘不掉了。
核心是背诵。辜鸿铭学九国语言,成为一代文化大师,收费演讲,外国人都要排队买票,且一票难求。他学德语,背诵《浮士德》,学英语背诵《失乐园》、背诵《莎士比亚》。
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背诵《伊利亚特》,平写作,拿诺贝尔文学奖。一生写了460多本书的大作家阿西莫夫,写作之初背诵《伊利亚特》。
这是大师的学语言方法。我们再看看不那么牛的人。比如新东方的创始人之一,王强。后来他不做培训,改作投资了。他的英语学习的秘诀,依然是背诵。
这是他在北京大学一次题为《北大为了出了如此多的企业家》的演讲中,讲述的自己学英语的经历。
我这个英文老师学俄语,英文不太懂。但是这个老师一片真诚,他知道该给学生什么样重要的价值,怎么让英文走进你的生命。
上了他第一堂课,他觉得我的两个眼睛不断的盯着他,两耳竖着,像狼犬一样,他说你真心想学英文吧?我说当然,上您的课厕所都忘了。他说王强你到我办公室。当天下午在他办公室他说了一句话,他说从此你要上我的课。我说老师我就想学英文。他说我教不了正经的英文,我的底子我自己知道,你要想学真正的英文,我给你想办法,你就不用上我的课。
第二天下午4点,下了自习课,他把我叫到他办公室,从黑皮兜里掏出旧报纸包的东西,把慢慢打开,一打开,我一看,是一个断了一角的黑色的绞盘,唱盘,叫LP,大唱盘。
他说王强你要跟这个学。这是什么呢?这是我从废品站几年前搜集到的东西,它是BBC英国广播公司出的一套经典英文教材,从明天起,每天下午四点你只要答应我一件事,不要回家,来跟我学。后来我就非常兴奋。
第二天我拿到这个光盘以后就跟着他。他把我领到学校的广播间,那时候他把团旗往窗户上一盖,门外面挂着闲人莫进,正在录音。然后他用当年我们中学唯一的手摇唱机,他一边给我摇,一边让我赶快重复,而且说,你这个课本永远在我手里,等到你全部的课本能够背答入流的时候,你就成就了。
结果他做了一件事,每个礼拜都这样,最后倒背如流的时候,他把这页撕掉了,所以我这个课本越学越少,最后只剩下封底的时候,他说王强你可以毕业了。
我忽然意识到,我离开了文字的课本,但这些东西全在我身上。所以等到我到北大,作为英语系的学生第一年入的时候,在我们班50个人中,只有我说的着流畅的英语。为什么?他们不知道来自一个内蒙古包头的,别说英语,汉语都不沾边际的,说蒙古话的人,能说如此好的英语。其实我没有学任何东西,就是破唱盘和破唱机,一摇、一摇,摇过了一两百页的篇幅,这些篇幅被老师扔进垃圾堆的时候,我发现他让一流的英文教材完全引入到我的灵魂中,我感谢他。
再说说不那么牛的人。
有一个985同学,大学四年天天用mp3听BBC模仿BBC发音,甚至学辜鸿名背英文书,把一本厚厚的富兰克林自传背了下来,没上新东方很轻松雅思8.5,后来去了在剑桥三一学院。
在说说更不牛的人。比如我,在走过了N多大坑之后,还是通过背诵文章,背诵自己喜欢的文章,进入英语欲罢不能、不断精进的学习状态。此处省略一万字.....因为我确实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文章《我的史诗般的英语逆袭路》(见我的微信订阅号,核聚)。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你究竟想不想学好英语。其实只要你想学好的,那你一定能学好。有多想学好,效率就有多高,只要方法得当。能每天坚持人,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英语学习的最佳要素。只要把握方法,把握学习的本质,你的进步,当时就会让你震惊。
木田元的故事是抄来的。来自这本书,《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作者是斋藤孝,日本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
毕加索说,“优秀者模仿,伟大者剽窃”。
本文确实是抄袭,而且加剽窃,只是加了点儿评论。只要对你有用。
最大的用处就是这一点:学习的本质是模仿。最彪悍有力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抄袭般的模仿。
我是核聚,人生核聚变的核聚。阅读更多类似文章,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