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杂货店》是我在四年前读到的第一本东野圭吾的书。到后来读他的《白夜行》、《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等,同样都是津津有味,余味无穷。最近,又读了他的另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沉睡的人鱼之家》。
乍看书名,还以为是老套的人鱼恋爱故事,又一想,我的推理大师东野大叔走的可不是小年轻的虐恋路线。
这本书与《解忧杂货店》同属慰藉人心的作品,书中写一个叫熏子的母亲如何极端的守护已经脑死亡的女儿的故事。
东野圭吾在这本书中抛出了一个人们几乎避而不谈的话题,即如何定义死亡。这无疑直击了人性的最弱点。主角熏子认为“死亡,其实是一个过程。”正是这一思想,她开始了与外界对抗,保护女儿瑞穗的艰难路程。毕竟,大多数人认为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是在人性的弱点中渲染出爱的坚韧,也有人说,这完全不能体现东野圭吾的水平,读这本书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而我,读完此书的感受是沉重、细思极恐以及感动。
也许东野圭吾的这本书让凶杀案推理迷们失望了,但毋庸置疑,东野圭吾也并不是想在本书里描述凶杀以及破案过程。如果把它作为一本温情之作,是可以称为佳作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的主角熏子说,“即使世界陷入疯狂,我也有非守护不可的东西。”
虽然序章和尾部部分的内容写的有点多余,小男孩宗吾根本就是去打酱油的,但正文章节部分还是一气呵成的。
第一章熏子与分居多年的丈夫一起办理女儿瑞穗的入学事宜,却在等候学校对家长面试时接到了女儿溺水的消息。熏子与丈夫赶到医院,无奈接受女儿脑死亡的事实,尽管心脏还在跳动,但医生说几天之后也会停止。夫妻两人悲痛欲绝。
接下来医生又以器官捐赠协调员的身份倡议熏子夫妻捐赠女儿的器官,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人们对器官捐赠还是抱有冷漠甚至抵触的情绪。同样,这件事让夫妻两人思考了好久,等终于决定捐出女儿心脏时,女儿的手却微微动了一下。熏子与丈夫双眼里发出兴奋的光芒。虽然医生说这只是偶尔情况,瑞穗已经脑死亡了。
后面几章写熏子是怎么守护瑞穗。从每天给瑞穗打扮的很漂亮,每天陪女儿讲话,到自己学习护理,看懂各种各样的治疗仪器。到最后,瑞穗被接回家照料,熏子每天自己操作各种护理仪器,为瑞穗请家庭教师。
熏子的丈夫是一家研发公司的董事长,其下属星野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呼吸控制系统,虽然需要动手术,但只要把几个电极植入体内,和体外的控制器和电线连接,这样人就可以“自己”呼吸。在丈夫与熏子商议后,决定让星野在自己女儿身上实际操作。
后来,在星野的不断实验研发之下,熏子可以每天操作着控制器键盘给瑞穗活动身体。按这个键可以让瑞穗抬胳膊,按那个键可以让瑞穗笑……。这也是我之所以说细思极恐的地方。在医院、家人、陌生人的眼里瑞穗确实已经死去了。后来连主张使用这种控制器的父亲也放弃了瑞穗的生命,因为这都是计算机的功劳。
只有熏子近乎疯狂的相信女儿还活着,信任控制器的操作。甚至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女儿参加儿子的入学典礼,最后使儿子生人在学校因有个死人姐姐而受排挤。
故事的高潮是在第五章:刀子刺进这个心脏。丈夫问熏子改变瑞穗的表情有意义吗;儿子生人问熏子是不是姐姐很久以前就死了,只有妈妈当她是活着;外甥女警告生人说,“这件事不能说出来”;父亲说熏子把瑞穗当成自己的玩具,做这么多只是为了安慰自己。
一直以来筑造的信念被一重一重的打击后,熏子无奈拿着刀对准女儿的心脏问警察:我如果一刀刺下去算是杀人吗?熏子以这样决绝、歇斯底里、不容置疑的态度告诉众人女儿还活着。
熏子是一个固执的母亲,她的爱是极端的,不被外界所理解的。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希望,熏子作为一个母亲都会去尝试挽留自己的女儿。
东野圭吾在书中提出了心脏死亡和脑死亡这两种死亡判定方法。在中国对于死亡的定义是心肺死亡,而在日本的定义是脑死亡。瑞穗因在控制器的操作下保持人工状态下心脏持续运作。也由此熏子坚持了几年的时间,直到瑞穗的心脏也停止跳动才淡然的接受女儿死亡的事实。
读完东野圭吾的这本书,的确让人重新认识了“死亡”这个可怕的词汇。文章过渡衔接自然,细节描写到位,人物性格鲜明。读到最后很难不被熏子的坚持所打动。极端的熏子,绝望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