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vs 家乡话
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小伙伴的父母来自天南地北,说的话也是南腔北调,有时候我们还会调皮地学学父母们的发音——因为跟我们字正腔圆的带点京味儿的普通话相比,那些塑料普通话的确是挺好玩的。
我的爸爸妈妈也是如此,因为汉语对他们来说就是外语,所以我们就像二代移民,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会那么发音,为此没少取笑他们。而且,在孩子们小小的世界里,说普通话好像是如此自然,我从未意识到其实普通话并不是那么“普通”。
后来离开家上高中,同学们说着方言味道的普通话,甚至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与方言无异,心里不由得有点抗拒。那时候,还有一点可笑的优越感,觉得地方话是很土的,我决不会让自己沾染上那样的怪腔调。
我高中时,跟一位乡下考上来的同学同桌过一学期。她说话就是很不普通的方言,所以每天早晨念课文时,我就饶有兴趣地听她念,一边在旁边偷着乐,回宿舍还跟舍友学舌。有一次,上课时被语文老师叫起来念课文,我一张口,就把“归去来兮”念成了“归去赖洗”,全班哄堂大笑,我也囧得满脸通红。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学别人了。
如今从南到北,从中到西生活过了8个城市,终于定居在南方。可是我一张口,南方人就说”你一定是北方人“;一回到父母的城市,北方人又说“你是南方来的吧?”弄得我忽然里外不是人了。
再看看那些一见到老乡就满口家乡话,一面对我又普通话的切换自如的朋友,不由心生羡慕——这辈子,我恐怕是不会有家乡话了。忽然有点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