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孩子四年级,因在二楼隔着栏杆与一楼的同学玩沙包,被老师批评,并惩罚每天写一篇作文,直至放假。星期一早上,老师发现,上周五及六日罚写的作文都没完成,叫了家长。家长说,今天作业本身很多,四篇作文能不能分两天完成,比如今天先完成三篇,一篇留待明天和明天的一起完成两篇。老师说不行!今天的作业必须今天完成,哪怕一晚上不睡觉,哪怕明天课堂上睡觉,哪怕不来上课。昨晚上班时,同事说起这事,我听的都疯了。然后,同事一直电话和他妈妈了解孩子写作业的情况,直到十一点十分左右,全部完成。接着,同事妈妈又打来电话:“××说,老师说明天不用去学校,咋回事?”请教熊老师,怎么和孩子沟通,后续怎么和老师沟通
这个问题很典型,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问题,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
当我们叙述沟通场景中的问题时,我们其实会不自觉地遗忘一点,那就是,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这导致我们对问题的叙述往往并不全面,甚至,并不真实。那些对我们不利的信息,我们会在表达时悄悄修正,或者暗暗隐去。
对照“武柏君”同学的叙述。他说孩子在二楼玩沙包,老师批评——这其中,学生对老师有顶撞吗?有反抗吗?有沟通中的不愉快吗?这种事情,是第一次还是屡犯?发生这种情况,老师会不会受到学校的处罚?你看,这些信息,在你的叙述中都没有告诉我。当然,很可能你也没有问清楚这些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关乎重大。
老师对学生的惩罚,也许携带着明显的情绪,他的心理欲求也许遭受了冒犯——也许是这件事让他的权威、控制、地位和角色受到了挑战,此时,你的同事打电话去为孩子说情:说作业很多,惩罚的作文能不能网开一面啊。老师又遭遇了反抗,这也许是又一轮对老师的权威的冒犯,所以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啊,想要有效沟通,这个案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我们尽可能抵达真实的现场,看到那些被遮挡起来的人的欲求与需要。这点清楚了,你才能用沟通去处理这些需要,沟通才不会进入僵局,问题才能够被化解。
另外我还要补充一点。我在现实中接受咨询时,一般会直接见当事人,会尽可能地帮助他诚实地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一般不会接受由他人转述而来咨询,正如你看到的,转述者并不在事情发生的现场,一旦转述,大量信息就会减损,无法确证。此时,如果我们强行给你建议,也许会变得非常扭曲。这也是再次给你划个重点,只有触达真实的现场,才能挖掘真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