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灌溉总渠的记忆:当年苏北人为了挖这条人工河到底有多辛苦?
2023-02-26
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每年产出大量的粮食,其产出的粮食长期占据整个江苏省六成以上,而江苏省也是全国粮食产量排名第八的省份,可以说苏北平原的富庶全国闻名,然而苏北平原粮食生产如此稳固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历史上的苏北平原是个饱受旱涝灾害的苦难土地。
苏北灌溉总渠的民工
自南宋黄河南徙夺淮横贯江苏入海后,苏北平原上连年洪涝灾害,到了明清时期淮河多次泛滥,更是在这里形成了巨大的水患问题,苏北平原的里下河低洼地区成为了泄洪区,留给苏北百姓的只是一片盐碱地和沙化的土地,加上苏北平原无险可守,是一个四战之地,每逢战乱时代这里更是兵祸连天,老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也让这里长期得不到发展。
淮河夺淮入海
解放后的大工程
1950年6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了淮河流域,直接导致四千三百余万亩的土地被淹没,也导致一千三百多万人受灾,这已经不是苏北平原第一次遭受洪灾了,早在1949年夏天,苏北的泗、沂、沭、河地区发生了大洪水,民众就遭受了洪水的侵害。
而1931年的淮河大洪水堪称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洪灾,被侵袭的苏北里下河地区低洼的地区平均积水面积达到1.5米,直到三个月后才逐渐退去,而这一次造成的灾民数量超过一亿人,十四万人直接被洪水淹没,另外还有洪灾之后的饥荒和疾病,无能的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做出积极的治理,最终导致近四百万民众不幸离世,这是真正的生灵涂炭和满目疮痍。
1931年洪水淹没高邮城
因此1950年淮河再度泛滥后,毛主席接到受灾的电文后直接潸然泪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四次做出批示,要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后来周总理亲自主持治理淮河的规划,决定修建一条淮河的入海道,这就是日后的苏北灌溉总渠。
毛主席的题词
1951年10月23日,治淮委员会苏北工程指挥部成立,当时的规划是从洪泽湖东侧的高良涧开始,经过淮安、阜宁、射阳等地,一直到盐城滨海的扁担港入海,全长168公里,对今天工程机械来说,问题并不是很大,但问题是当年抗美援朝已经打响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都十分的紧缺,但周总理却直接批了1亿斤大米,支持灌溉总渠的兴建
与此同时西方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挖河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和重要材料都无法进口,只能依靠人力投入大量的人手来挖河,为了彻底治理水患,当时的苏北行署发布了“苏北治淮总动员令”,让饱受水患之苦的民众报名参加挖河,而当地民众也积极响应号召。而且还有传唱的民歌,比如“说淮河,道淮河,淮河的水患多又多,伟大领袖发号召,百万民工战淮河”,比如“从高良涧到扁担港,三百六十六里摆战场,千里淮河通东海,气死东海老龙王”
纷纷响应号召
民工基本都是自己报名,要求年轻身强体壮的人参加,基本上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加上河工能吃饱肚子,很多年轻人纷纷报名,出发前每人都是一副担子,担子的一头是铁锹,另一头是被窝和草鞋还有两个稻草捆,这是到了工地打地铺用的,同时还要带五双草鞋和两双蒲草鞋,蒲草鞋是方便冬天穿。
1951年11月2日,苏北灌溉总渠正式开工,当时到场的民工有46.38万人,到了1952年增加到了72.56万人,共计119万人次,全部由当时的淮阴、盐城、扬州和南通等专区负责施工。
艰难的挖河工程
这些挑河的民工被叫做挑河工,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汇,但在父辈和爷爷辈那里,这是一个耳熟明细的名词,毕竟除了苏北灌溉总渠,他们日后还参与了苏北其他水利工程的挖掘,他们在没有工程设备的情况下硬是靠人力一点一点的挖出来。
大家的决心
刚开工后就遇到了严寒的隆冬季节,冰天雪地的情况下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冰冻的土地比铁板还硬,一锹一锹下去都无法挖动,但是地在硬也阻挡苏北人民挖河的决心,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挑河工们在冻土上先打开一个洞,然后凿开一条缝,然后用扁担大锹连成一气往上撬,最终可以将冻土撬开,这种撬开的冻土最小的也有百十公斤,但通过这种办法,他们每天能挖走的冻土可以达2.8立方米。
热火朝天的工地
除了冻土之外,他们还遇到了大雪封堤,上下坡困难,为了不影响挖河的进度,当地的民工用铲雪铺草的办法,解决了挖河上下坡的困难。
施工场地
冻土和下雪封堤的问题解决了,他们又遇到淤泥的问题,淤泥锹不好挖,筐不好抬,更不好用它筑堤,同时还有积水问题,面对困难,挖河工们不怕牺牲和困难,卷起裤脚跳进淤泥里,先打堰,然后排掉淤水,最终顺利完成任务,当时可是寒冬腊月,他们就是靠着白天一身汗水喝泥水,晚上一身冷水的忘我工作精神顺利完成了任务。
小车运泥
而他们不仅克服困难,还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抢时间和赶进度,工地上还自发开展了劳动竞赛,并且研究如何提高劳动效率,更改劳动方式,极大的缩短了工程进度,在高邮段,他们在竞赛中从每天人均挖土量2.5立方米猛增到3.2立方米,不仅不喊苦,而且很骄傲,各个都想快速提高效率,毕竟那时候刚刚翻身做主人,大家的劳动热情比天还高。
除了力气大的男同志之外,女同志们也顶起半边天,很多女同志也主动报名前来当挑河工,她们在零下20度和厚厚的积雪中,不仅早上工,迟收工,而且小雨小干,大雨拼命干,夜里也照样干,和男同志们完成了一样的劳动量,令人敬佩。
挑河工的生活
当时的条件艰苦,休息的地方都是用芦柴和茅草做的房子,然后直接睡在地上,前线挑河工如此辛苦,后方也在大力支持,沿线的许多工厂工人日夜加班就是为他们连夜赶制各种劳动工具;而医疗卫生队也纷纷深入工地送医送药,为他们带来健康支持。
开挖河渠
吃的方面也有保障,后方的也组织十万人的运输大军,为工地送粮、送草、送盐、送菜,都是指挥部统一拨来的大米,中午晚上是干饭,早上是厚粥,不过菜很少,基本都是老菜汤,早晚吃的都是大头菜,能搞到咸白菜也是难得的,同时半个月可以吃一次肉,数量也是可以的,每个人都可以吃上半斤多的肉,八个人一脸盆。
而当时的指挥部生活上也不允许特殊,且吃的还没有挑河工夺,因为还要支持粮食透支的工地上。
即便如此挑河工也是很累的,毕竟是体力劳动,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下,再强壮的人经过挑河工之后也会脱成皮,瘦掉一个膘,手上都是老茧,而他们的扁担也早已磨得发白,由于长期打疲劳战,很多挑河工都需要换下来休息,等结束的时候,工地百分之四十的挑河工都换成了新人,以致于他们后来教育孩子的口头禅就是:“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去挑大河”。
在大家抢时间和赶进度的努力下,只用了八十多个晴天就完成了7260万立方米的土方任务,这些土方有多少呢?可以填满五个西湖,1952年5月10日,宽140米,长168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正式竣工,同时修建的还有修建了高良闸、运东、六垛南北闸等节制闸以及涵洞等工程,至此横行苏北平原七百多年的淮河有了自己的入海通道。
北灌溉总渠高良涧船闸防水通航
苏北灌溉总渠的修建彻底改变了数百年来黄河、淮河并患苏北的局面,而它的修建也举世震惊,成为新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被前来参观的各国代表赞叹不已,也成为地理书上的南北分界线。
但由于当时刚建国百废待兴,受制于人力和技术,苏北灌溉总渠的规划标偏低,起到了“导淮”的作用,但在随后的继续治理中,苏北灌溉中区依旧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06年平行开挖的淮河入海水道建成才从根本上解决淮河的问题。
06年平行开挖的淮河入海水道
如今七十年过去了,苏北灌溉总渠依旧发挥它的作用,也让“水灾”为“水利”,现在苏北平原的丰收不能忘了当年父辈和爷爷辈们靠着体力一铲子一铲子挖出来的苏北灌溉总渠,他们用自己厚实的肩膀为苏北的丰收和粮仓地位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至此苏北人再也不用担心洪涝和旱灾了,而苏北灌溉总渠不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苏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