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 趠龙赩只
陇东窑洞民居分布广泛,遍布于庆阳市各个村落,千百年来,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窑洞民居文化。箍窑是陇东窑洞类型的一种,是用土坯或天然石块箍成的地面窑洞。是一种既具有窑洞的优点又有瓦房特征的土制房屋。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前后压短椽挑檐,有钱的人还在上面盖上青瓦,远看象房,近看是窑。许多人还在箍窑上面撒了瓦,以保护窑顶不被雨淋,使箍窑的寿命更长。
箍窑克服了地坑院住宅修建过程中费工而又易受洪水侵袭的最大缺陷,更适合黄土高原原区群众居住。这种住宅与地坑院窑洞相比,更加省工省料,却又继承了窑洞冬暖夏凉、经济实用的特点;与瓦房相比,却更为节省费用,而且更适合冬天不架火炉的情况下居住生活,因而深受庆阳人民的喜爱。
过去有土箍窑,算是庆阳的早期民居,具有窑洞、房屋的双重特点。造价低廉,经济实惠,冬暖夏凉,很受老百姓欢迎。随着经济的发展土箍窑已被全部废弃,即将消失。
华池县东部,民间也有用石头箍成石箍窑,类似陕北箍窑。这种窑洞多是石箍窑,窗子大,且窗子和门连在一起。这种窑洞样子很好看,很坚固,但修起来很费钱。这种窑洞的好处是“冬暖夏凉,四季皆宜”。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又出现了砖面箍窑,比泥土箍窑更坚固耐用,比石箍窑更美观。
以下这组图片拍摄于2013年,坐标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华池县。
图为合水县太白镇王家台村党金钢家的石箍窑洞。
党金钢家的石箍窑和大多数箍窑一样用当地自产的石料箍砌而成,窑面外墙的颜色呈石料的自然色。
图为党金钢家石箍窑的后背一角,箍窑一般分为石箍和土箍,建筑形式一样,整体内外窑壁均采用石料或庆阳当地的黄箍砌而成。
图为合水县太白镇王家台村高得友家的箍窑,因为家中无人我们只是拍摄到了外景,猜想应该是石箍窑或者土箍窑外砌石料的建筑形式。
高得友家的院落外景,很别致的一个农家小院,从外看还以为这家人住的不是窑洞。
图为华池县林镇乡范台村王富荣家的箍窑外景。
王富荣家的箍窑窑口均采用琉璃瓦和瓷砖砌面,显得干净整洁漂亮。
图为华池县林镇乡范台村王朱成家的箍窑院落,窑洞门口挂着北方农家特有的辣椒,这些辣椒风干后会被碾成辣椒面来食用,窑洞顶部和砖木房屋的结构一样盖有瓦片用来防水,前壁全部用石料砌成,特色十足。
王朱成家的窑壁前被当地的“阴阳”也就是风水先生画上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在华池当地风俗含义为“xie土”,是一种对住宅和主人祝福的含义。
院子里还晒着一箩准备腌制食用的辣椒。
图为合水县太白镇莲花寺村一户魏姓人家的箍窑院落,每孔窑洞的门窗都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整体风格有点陕北特色,建筑形式和其他石箍窑相仿。
图为该户人家院落里的木楼,木楼在过去时用来存储粮食的,粮食放在这里不易受潮,也很少会生虫。
图为合水县太白镇莲花寺村一户李姓人家的石箍窑洞,整个窑洞背靠山体,通体用石料砌成,相当自然。
图为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抗大七分校旧址,也是当地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所有建筑均为箍窑形式,据史料记载当年这些窑洞可同时容纳5000抗日志士在这里学习。
为了窑洞的坚固耐用,抗大七分校窑洞的后壁用石块堆砌用以支撑窑洞后壁。
图为华池县南梁红色旅游景区管委会的职工宿舍,清一色庆阳特色的箍窑,雅观别致,很有意境。
管委会宿舍院落里的两只小狗煞是可爱。
南梁红色旅游小镇新建的房屋均为窑洞式二层小楼,当地居民对窑洞民居可谓是情感颇深。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南梁红色旅游小镇主场馆,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大窑洞”。
图为华池县林镇乡黄渠村石志诚家的箍窑院落,石志诚的母亲和妻子正在院子里串辣椒。
石志诚的妻子正在打扫窑洞内的卫生,原本圆形的窑顶做了吊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