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文化研究 第110期
作者:宋治清
编辑:秦陇华
陀罗尼经幢(chuáng)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信徒为了消灾避难,祈福益寿,传播佛经而把佛经汉译文刻在石柱、石碑上,矗立在寺院或者佛堂的庭院中,人人们观看学习,传播佛教。“陀罗尼”是梵文的音译,意思为“总持”即表示对所闻之佛法能总摄持不会忘记。佛教密宗认为此经得咒语能包含众多经意称之为“陀罗尼”。经幢就刻有佛经的石塔、石柱。“幢”的本意是旌旗、经幡之类饰物,以丝绸或布料做成。在寺院、佛龛前经常挂有旌旗、经幡,上有咒语或者佛教图案花纹等。
现存于玉华宫玄奘纪念馆旁边三藏院院内的陀罗尼经幢是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圪罗寺的经幢。这一稀世珍品是一件唐代文化艺术珍品,1957年被陕西省列为重点保护文物。黄堡镇圪罗寺(今已废)遗址位于黄堡旧城(铜川市灯泡厂)对面的文家塬西山坡上。据《同官县志》记载:“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重修,有南北二寺,(北寺遗址在铜川市电瓷厂后面的北寺村),南寺(圪罗寺)有唐陀罗尼经序碑(即经幢)。”有关这个经幢的记载,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文物》杂志1959年刊载了《陕西所见的唐代经幢》译文,《铜川市郊区文史》第三辑所刊的贾福义先生的《黄堡圪罗寺的陀罗尼经幢》一文,度做过简要的介绍。
黄堡圪罗寺陀罗尼经幢,建造于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为八棱柱形碑,共十三层,高四点七米。经幢分为台座、幢体、宝盖三大部分。第一至五层为须弥座,高一点一一米八角束腰状。底层调波纹,似海浪涌起。二至四层为八面凿龕("龛"的繁体字,kān)各刻有瑞兽、佛神、乐伎等。第四层转角处各调有一尊力士像,横眉怒目,威武雄壮。第五层为仰覆莲座。第六层为幢体高一点九九米上刻有陀罗尼经幢序以及建造年月。第七层为宝盖。宝盖共有九层八角,高一点六五米。宝盖自下而上即第七层八个角每角个出一狮头,中间调阳线乘幔,上立圆矮柱,矮柱上置方形城廓,每面有城楼三座,城外浮雕有牵马人、游人等。人物景致细腻生动,呼应配合,连成一起。城廓上立方形矮柱,上托圆形养莲座。莲座上又立方形柱,每免凿龕,浮雕一佛两菩萨,佛像结袈趺座于莲花台上,菩萨脚踩莲瓣站立两旁,神态端庄娴静。方形柱上复置圆形宝座,宝座上又复置圆形矮柱,周围雕刻八个羽人,轻盈飘洒形象逼真生动。短柱上又立八角攒尖宝顶,檐下刻飞天,线条精美细致,檐各角刻出兽头,造型优美。
整个经幢全部用垒砌的方式筑成,结构严谨,富于变化,体形优美,雕刻细致,线条流畅园润,人物,动物,花卉丰满逼真,展现了我国盛唐时期造型艺术和雕刻艺术风格。铜川市现存的唐陀罗尼经幢是稀世珍品。在全国众多的经幢中,黄堡唐陀罗尼经幢是年代最早,内容和造型也是最古的。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经幢”。经幢反映了铜川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知识的悠久与深远。研究经幢、宣传经幢,对铜川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提高铜川市在全国的知名度,吸引招揽游客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不妨将全国各地的经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河北省赵县境内的赵州陀罗尼经幢是赵州人王德成于北宋景佑五年(公元1038年)建造的。共七级,高十八米,平面为八角形,石基为束腰形,周围可有妇女掩门图案,为全国最高的经幢。河北省卢龙县城南门里有一尊胜陀罗尼经幢。据永平府志记载,建造年代不详,辽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遭到雷击圯毁。现存的尊胜陀罗尼经幢是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建造,经幢呈八角形,七层,高十米。经幢周围石栏环绕,桯柱口根。河北省固县王龙村有益尊胜陀罗尼经幢,建造于金天辅(公元1117年至公元1122年之间)年间,经幢高七米,八面石柱体,上面刻有陀罗尼经文。
检索到的全国北方的经幢情况是这样,那么,南方的情况怎样呢?在介绍一些南方各省现存的经幢情况。福建省南安县丰州乡桃村的桃宫内,有一尊陀罗尼经幢,建造于北宋天圣三年(公元1052年)。为石结构,平面呈八角形,七层,高七米。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寺门前有两尊唐宋陀罗尼经幢。山门北面的魏李端符载唐乾符三年(公元879年)建造的陀罗尼经幢。山门南面的普利元中的大白伞盖神咒幢,是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建造的。大小与唐经幢一样,均高五点三二米。广东省广州市光孝寺内的大悲幢始建于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青石雕琢,平面八角,状如矮柱,上刻有大悲咒语。
由以上介绍,经过比较后可以看到铜川市的唐陀罗尼经幢有着突出的特点,一时年代久远,算是最古的经幢。它比广州的大悲幢早五年,必无锡市的经幢早50年,其他的不用多说了。二造型复杂,结构严谨,十五阶相谐,其他均为七级。从文化艺术角度考察,均高于侯建的经幢。三是高度适中,与广州、无锡的经幢高度一样,比河北赵县的稍微低一点。铜川市的经幢可以算全国最早的经幢了。也可称为“天下第一经幢”。
厚今薄古,古为今用。是我们研究文物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今天,正值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繁荣的新时代,各项事业都飞速发展,发挥铜川人文资源优势,为铜川经济文化建设做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993年五月十二日写于铜川
作者简介:宋治清,黄堡镇小河那村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职称,省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铜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及铜川市文联二届名誉主席、市作家协会二届主席、市诗词学会首届主席等职,退休后担任市老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会长。出版过古体诗词集《漆水浪花》、论文集《笔耕耘迹》、散文集《岁月屐印》《浪迹天涯》《岁月年华》《感悟山河》《阅读山河》《天涯走笔》等;曾主编出版《铜川名典大全》《铜川之星》《铜川市科技志》《铜川市工会志》《铜川市地理志》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