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达利欧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做到以下五个步骤,就必然能够走向成功:
1.Have clear goals.
2.Identify and don’t tolerate the problem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your achieving those goals.
3.Accurately diagnose the problems to get at their root causes.
4.Design plans that will get you around them.
5.Do what’s necessary to push these designs through to results.
但是,他又声明,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具备完成上述五步所需的所有的能力:You almost certainly can’t do all these steps well, because each requires different types of thinking and virtually nobody can think well in all these ways. For example, goal setting (such as determining what you want your life to be) requires you to be good at higher-level thinking like visualiz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Identifying and not tolerating problems requires you to be perceptive and good at synthesis and maintaining high standards; diagnosis requires you to be logical, able to see multiple possibilities, and willing to have hard conversations with others; designing requires visualization and practicality; doing what you set out to do requires self-discipline, good work habits, and a results orientation. Who do you know who has all those qualities? Probably no one.
既然任何个人都无法具备完成上述5步所需的所有能力,那该怎么办呢?瑞达利欧提供的解决策略是保持谦逊,以获得他人的帮助(have humility so you can get what you need from others!)。
人之能保持谦逊,是因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所以,要想做到上述5个步骤,首先是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弱点,这样既能够有助于保持谦逊的姿态,还能够有针对性地想方设法去规避和补足自己的弱点,从而一步步地完成上述5个步骤,稳步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回看我昨天列出的5个步骤(2023-04-12瑞达利欧实现人生愿望的五步流程法(1):我的“纸上谈兵” - 简书 (jianshu.com)),我尝试反思,自己最大的弱点发生在哪个步骤呢?针对我提出的目标“做出开创性的科学发现”,自己最弱的环节应该在第二和第三步,即识别问题和诊断问题。何以见得呢?关于第一步,涉及的问题是“设置的目标是否合适”?首先,这是一个具有极高挑战的目标,对于任何一个科研人员而言都是极高的挑战。那么是否意味着它不具备可行性呢?答案是未必。回顾科学史,不难看出有不少开创性的工作是不依赖最前沿的技术或理论的,有时候是源自一些意外的观察。比如,Wolfram Schultz发现多巴胺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突破了传统认知当中多巴胺仅仅负责运动控制的观念。这就是一次意外的观察和开放的头脑相结合的产物。所以,我认为这个目标的设定是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的,虽然它确实要求很高。
回顾我过往的科研经历,我应该算是一个善于规划和具有较高执行力的人,尤其是这一两年来开始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个人和项目管理工具。执行力,本质上是一种工作习惯,工作习惯如果良好,就不用担心执行力不够。比如,我现在会习惯性地提前规划每天的工作任务,然后把自己精力最好的时间段用于完成它们。
所以,综合来看,我现在最薄弱的环节应该是发现阻碍实现目标的问题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诊断。比如,针对“做出开创性的科学发现”这一目标,最大的困难在于发现哪些是有待开发,且在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之内,具备一定可行性的研究方向?技术是科学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但是很显然中国在这一方面是没法和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去竞争的,至少这是脑科学研究领域的基本事实。所以,我不可能从技术的角度实现突破。如果不考虑技术的因素,单单讨论哪些是最前沿的研究阵地,我的认识视野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个基本事实是,诺贝尔奖得主的学生更容易出诺贝尔奖得主。原因是什么呢?答案是知识的代际传承。老一辈的资深研究人员可以将自己一辈子积累下来的行为方式,认知判断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给下一代。比如说,他们可以基于自己数十年的广泛阅读和研究经验,对未来脑科学的发展前景做出预判,并传给下一代,为ta们进一步开疆拓土指明方向。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在基本盘上还是有非常高的可信度的。反观自身,却只能通过个人的不懈阅读去寻找可能的研究领地。从执行效率来讲,是以个人缓慢推进的方式去和两代人把几十年的经验快速交接的方式去竞争,其差距那真是不可以道里计呀!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弥补这种先天的不足吗?答案是很难。这算是国内研究环境的天然局限性吧。那能做什么来尽量弥补这种不足呢?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靠自己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