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的创作理念立据,充满缺点的开始和未知不尽的探索
我们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摄影已如此普遍,还需要油画肖像画吗?绘图软件已如此高妙,还用得着亲笔绘制吗?影像传达(电影、电视)已如此广泛精彩,还看一本本厚厚的书吗?各中选择,是偏爱、习惯,还是技术变革带来的必然?受众其实是没有选择权的?(你还会动笔写信给另一个人?)笔者认为受众除了接受,没有选择权,选择等同孤立。
人的社会化,便是集体加之于个人受教育的过程。商家引导教育消费者接受产品,政府教育民众该如何思考和行动,工作教育人职场规则,灌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越是行业领域里的佼佼者,越热衷于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表现表达他们的思想、意见,让其成为标杆,成为人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更大范围地施加影响力,去建构以他为核心的生态圈。
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无创建,排队尾随不掉队,已是万福。实际上,我们无法凭一时激情长期稳定地生活,我们更缺少足够的洞察力、分析力、精力、心理承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更为重要的精神——自觉志愿把这一切虚伪凶险混乱有力地深刻地揭露出来。也或许,人们更喜欢难得糊涂的假寐,雾里看花凑合着看便是,莫非一时兴起高吭几声就真把自己当救世主啦?!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们高吭也不是为了当什么,我们只是为了自己。
如今,人们满足表达欲不必只靠文字,比起一长串文字的心灵独白或铺陈,随手一个自拍或即兴录一段抖音,就能更直观、便捷、有成就感地表现自我,并且能更好地得到别人的回应。人们也有更多、更鲜活、体验感更强的娱乐选择、学习途径,三十年前没事可做看看武侠小说,现在没事做就拿出手机……时代的变化,文字创作者不能视而不见。
文学已是此时代末节?文艺是个颤巍巍的老头子,就要呜呼?
笔者认为现有文学形式的表达落后于这个庞杂、矛盾重重又隐蔽的世界,已有的表达形式、内容,语体应用使人感到无聊、乏味——要么故作姿态做作呻吟,要么哗众取宠矫情媚俗,要么故弄玄虚不知其旨,要么陈旧腐朽固步自封,要么陈词滥调原地转圈,我们被迫吃着馊尽的食物,还不能大声控诉自己因此拉肚子,到底是谁缺少评审的眼光?
文学和生活一样无聊,既缺少作用又不可能去颠覆,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浅吟低唱,喂养出一大堆貌似健全、美丽的金鱼,文学和生活一样地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再过十来年,人工智能没准能依据海量信息库和对以往作品进行汇总,做数据整理分析,建立文学创作“模型”,创作出适合不同人群阅读的高水准文艺作品,既精确分类又符合口味,这些理性的“智能作家”是精准的G点碰触者,读者可以乐在其中。那么,还要人亲自动手创作文学吗?
人如何抵消、防御不断地技术变革带来的技术依赖症?人如何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去整顿、调适自己的内心?人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确立自己的坐标?我们将生活到更宽广的宇宙中去,我们是否已开始准备?
至今,大多数艺术形式,其表现的内容往往是过去式的,不是未来式的,已越来越脱离我们目前所处的精神需要。笔者所指的精神需要不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上层建筑里的内容,仅仅只是指我们自身处于这个世界时对我们有切肤之痛的精神需要。比如,为什么如今抑郁症者越来越多,人类在适应现代社会中产生的精神异化问题,科学技术带来的新伦理辩论……以往,文学记录的大多是已发生的,在中国尤其如此,鲜少写将发生的、面向未来的写作。(科幻小说也未必是将发生的)人们恪守着千百年来被认可的创作总则、形式,艺术家们、作家辛苦耕耘,一派又一派的主张,一个又一个的主义,都只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根本无法目击长远。如果以前那么做是可行和有必要的,那么现在我们的艺术、文学必须走面向未来的路,低头看路的是政治家、商人,抬头看星空的是哲学家和诗人,难道我们都忘了要以什么为核心了吗?
难道我们,对这个世界发生的技术性巨变视而不见?人类从21世纪开始,将迈向与以往完全不同、全新的人类纪元,我们要有未来式的思维和未来式的精神属性,我们要到无限广阔的宇宙中去,我们的艺术、文学要推动这种变化,难道我们还笃信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难道我们还要固守现有知识,做某种程度上知识或经验的奴隶吗?一扇崭新的大门已经向人类打开了,人类该走出银河系了。
我们的文学目前能够为未来做些什么呢?我们当警惕技术化带来的人类情感上的低能,警惕技术革命消磨人类的情感,假如人不需要情感,则现有艺术、文学存在之必要也便解除了,单单满足于此刻需求的这种短见,不正是缺少未来式精神的明证吗?我们还必须警惕技术化带来的技术“极权”统治,它无孔不入地干涉我们日常生活,必要时,我们能被毫无反抗之力的控制。必须明白我们已经处于一个没有隐秘、秘密可言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信息被数字化,我们的大多数信息只要有必要就可以被另一个更有权限的人拿出来使用。那么,我们还剩下什么可能永远深不可测?是我们永动的精神意识。正因如此,文学需要向着更深远处跋涉,把目光投向未来投到宇宙中去,而不是被现世控制住。
可是,现有文体,并不足以深触人的心灵,它们能调动人思考、检索和联想,在所谓理智状态下,但却很难调动起人潜意识中那部分的信息,这种“有戒备的阅读”让人对面自己时也很难坦诚,目前文学带来的一切暗示意义也不过是关乎人的喜怒哀乐等等,至于更幽深的精神谷壑不曾触碰到。但人类精神的进化提示我们该往里面再走走了。
笔者试图实验,探索有别于传统的文学表达形式,不是我们已经认同并习以为常的诗歌、小说、散文……它唯一能供我使用的是文字以及文字所代表的含义——就好像文字草创之初,我们以全新的状态去表达,把之前所有的对文体的要求、标准、结构、主题、思想、素材、剪裁、审美、感觉等等丢掉不顾,站在未来的视角写未来。
“一念”栏目的设立,便是想要冲破现有文学载体的禁锢。“一念”栏目的创作尝试——注重人心理和情绪上的细腻、生动、幽深表达,配给恰当的隐喻、暗喻和画面想象,以文字创造的形象让它们可感可触,传递出人潜意识的波澜。“一念”栏目以梦的状态提炼现实内容,以梦的状态写作,以梦的方式引导阅读。创作者去截取那最富有戏剧性冲突的高潮点、矛盾部分、爆发点、惊心动魄的一刻,如雕塑艺术凿刻完成它,像按一下快门把它定住,再把它抽离出来,展现到读者面前。创作者不需要把故事、人物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一笔带过它,不必铺陈,那些内容在读者那里已有充分的经验去做属于他们自己的补充,我们不必为此大费笔墨,我们要做的是把最刺激人心的那部分完全丰满的展现出来,让它在读者那里得到强化,像炸弹一样“嘭”地炸开轰击他们的意识深处。我们传达的其实是读者早先早已体验过的,我们只是借作品让他回忆起来,让他更加清晰的体验那种颤栗的滋味,使得他得以进入到他自身更深程度的精神世界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获得本人世界里更深刻的真实。
“一念”栏目也可以有其他的实验角度,只要是反传统的文学表达形式和内容,都可以。比如接入视觉APP,当读者在做阅读时,APP会根据人当时的情绪反应以及文本,及时生成属于读者当下阅读体验到的画面动图,实现“身临其境”的创造性转换。这种尝试属于文本与技术的结合。
“一念”的作品不揭露表象世界的内容,它不会以现实的笔触去告诉读者什么是真实,而是以内心里升腾起来的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甚至病态的形象为写作对象,表达那些在黑暗里才出没的生命。
“一念”的作品就像是鱼枪,作者是深海猎者,要潜游到更深的海里抓捕五光十色的游鱼。“一念”不仅是心灵捕手,更是未来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