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这是十几年前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验写下的一本书。作为一位母亲,在孕育和养护孩子的过程中,我和龙应台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孩子带给我的幸福和快乐。和其他妈妈一样,我也同样经历过了新手妈妈的困惑和无助。我也曾经希望得到有丰富育儿和教育经验的人帮我指出成为一名合格妈妈的道路。
经过在不断地探索和阅读,我学会了以旁观者的身份,细细观察和推敲经由我而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两个新生命的各种行为,以及他们行为后面的意义。作为一个有着许多实战经验,并和孩子们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的妈妈,我的一些心得和经验也许能对一些目前处于苦恼中的父母有启发。
1. 你了解自己吗?
. 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也在重复我们父母犯过的错?
所有的父母都会有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其实孩子只是诱发我们的情绪,而不是导致这些反应的根本原因。任何使我们情绪失控的事情,都会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些原因根植在我们自己生命早年对某些经历里。我们童年时遭遇过由亲子关系带来的创伤,而孩子却揭开了这些伤疤。
我们成为父母前,也曾经是个孩子。我们的养育经验大部分来自于自己成长时从父母的经验。不管是赞同还是憎恨自己父母的养育方法,我们都会在潜意识里使用来自童年的经验。研究发现,童年时被父母打骂受伤越多的人,越容易模仿自己父母去打骂孩子。我们之所以情绪失控是因为孩子激活了我们童年里那些强烈的感情,而我们的反应通常是无意识地重演那些铭刻在心灵深处被遗忘的过去。童年里那些害怕和愤怒的情绪是如此强烈,甚至都可以令成年人崩溃。一个拥有痛苦的童年的人,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通常会走两个极端:要么过度溺爱和放纵孩子;要么变成和自己父母一样用打骂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缺爱的孩子长大以后,也难以给与自己的孩子爱和关怀。就像国际顶级家排导师伯图·乌沙莫所说:“父母能够自然给予孩子的爱,通常是他们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爱。作为一个父亲,如果我从我的父母那里得到很多爱,我对孩子的爱就会很自然地流动;如果我没有从自己的家庭得到足够多的爱,那么就很难把爱自然地给予孩子。”
是否对孩子打骂必定会照成心理问题呢?儿童心理专家Dan Siegel医生在他写的《自内而外的养育方式:深入了解自己能助你培养成功幸福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尽管经历过被打骂童年,但只有被打骂时内心受到伤害的孩子,才会对人生有着负面的影响。换句话说,同样受过打骂经历,但不同的孩子对此的解读可以非常不一样。
很多中国家长认同孩子不打不成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在一个教育高峰论坛上曾做了一场演讲,认为现在的教育中家长无休止地退让,对孩子的打骂太少了,以至于孩子不知道犯错的边界在哪。钱教授和认同其谈话的家长们把自己在孩童成长的经历时被打骂而没有受伤作为管教自己孩子的经验,并推导出打骂孩子作为一种管教的方法是可行的理论。实际上,彼之良药,吾之砒霜。某些孩子在父母的打骂中,为自己找到了合理的解析而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但另一些孩子可能会解读为自己不够好,并终身自卑。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会在遭受暴力对待时还能觉得是被爱。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就会问自己为什么? 而一个孩子能够得出的答案通常是:那一定是和我有关。因为我不好所以我的父母才不爱我。这种自我否定的解读将成为了孩子成长的毒药。
研究证实那些遭受身体暴力,包括打屁股的孩子会表现出受到持续他们成年后的负面影响,从智商更低、难以与他人建立稳 定的关系到更可能有物质滥用行为。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似乎不害怕你发脾气,那预示着他已经司空见惯,能够抵御你的负面情绪了,也就是说,他们学会了对抗你。这就会产生一个不幸的结果:你的亲子关系出现了危机。孩子将不想再积极表现去取悦你,并且更加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
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能力去面对自己的童年经历,尽管我们未能遗忘过往,但却可以选择理解和原谅父母们的错误。为人父母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成长。我们重新开启了一段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旅程。在这个旅程里,你的角色从孩子变成了父母。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可以使孩子健康成长的为人父母的方式,而不是锁在以往,一再重复自己父母错误的方法。捂心自问一下这些问题:
你喜欢你的父母用什么方法去养育你?
什么是你希望不会再重复出现在你的孩子身上的?
自童年开始,你和你的父母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很多时候,当你意识到并疗愈原生家庭带给你的创伤,你的亲密关系以及亲子关系才会发生重大的改变。作为父母,我们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必须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修复与父母的关系,终结原生家庭的噩梦,让我们的孩子不再受到伤害。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不要再让你的孩子成为这个不幸的人。
. 你是否正在把你的生活压力和气愤发泄在自己孩子身上?
你有没有试过在办公室忙了一整天,遇上各种不顺心的事情。当你下班后,一点点的火星就能引爆你的小宇宙,把一整天累积的怨气给发泄在孩子和伴侣身上?或者试过一天忙乱已经累得喘不过气,压力导致心浮气躁,为了一点小事就会发脾气
?很多时候,我们把家人当成出气筒。
曾经读到一个叫“把烦恼留在门外”的小故事:
美国一个农场主,请了一个技工师傅来安装农舍的水管。技工开工头一天,先是因车的轮胎爆裂,耽误了一个小时。再就是电钻坏了。最后呢,连他开来的那辆载重一吨的老爷车也抛锚了。他收工后,无法回家。雇主只好开车把他送回家去。
到了家门前,技工邀请雇主进去坐坐。在门口,这位满脸晦气的技工没有马上进去。只见他闭目养神了一阵子,再伸出双手,抚摸着门旁一棵小树的枝桠。进家门后,技工一下子好像换了个面孔,笑逐颜开,和两个孩子紧紧拥抱,再给迎上来的妻子一个深情的吻。在家里,技工喜气洋洋地招待这位雇主朋友。
雇主离开时,技工陪他向车子走去。雇主按捺不住好奇心,问:“刚才你在门口做的动作,有什么用意吗?”技工爽快地回答:“有,这是我的‘烦恼树’。我在外头工作,不顺心的事总是有的。可是烦恼不能带进家门,家里有太太和孩子。我就把烦恼暂时挂在树上,明天出门时再拿走。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到小树前面时,‘烦恼’大半都已不见了。”
我们每天在社会上打拼,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如意的事,因而心生烦恼。待心情平静下来以后,烦恼可能就消失了。如果你怒气冲冲地回家,你的情绪也会感染家里人。如果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后把一肚子的怨气都发在家人身上,原本应该是避风港、安乐窝的家就失去了快乐。我们不妨学学这位技工师傅的方法,别把烦恼带回家!在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尽量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它。情绪不佳的时候,多和家人沟通并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就能更好地接纳我们的坏情绪,把它安放好!
2. 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孩子的行为背后的隐藏的意思
你的孩子故意干扰你?你是不是平时没有和孩子亲热
很多时候,孩子需求很简单。是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家长经常会听到孩子对自己说:“妈妈(爸爸),你看我,你看我做这个。”孩子天性需要得到家长的爱和安全感。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需要每个星期单独安排一个属于孩子和自己一起的特殊亲子时间。缺乏陪伴的孩子,内心会缺乏安全感。
有一个故事叫“购买父亲一小时”:
有一位父亲很晚才下班回家,他的工作压力很大,心里也有点烦,他想休息一下,而这时他发现自己5岁的孩子在门口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爸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能赚多少钱?”孩子固执地再一次追问。
“我一小时可以赚20美金,有时还多一点,这有什么问题吗?”父亲不耐烦地说。
“哦!”孩子低下了头,接着说:“爸爸,您可以借我10美金吗?”
父亲发怒道:“别想拿钱去买那些毫无意义的玩具,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
孩子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父亲生气地坐在客厅里。过了一会儿,他心平静了下来,觉得刚才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地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孩子的房间,发现孩子正躺在床上,他悄悄地问道:“你睡了吗,孩子?”
“还没,我还醒着。”孩子回答。
“对不起,我心情不好,怒气都冲着你发了。”父亲边说边将钱递给孩子,“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你已经有钱了,为什么还要?”父亲又有些生气,他不知道这个孩子今天是怎么了。
“因为在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小孩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可以吗?”
父亲此刻一是热泪盈眶,他这才想起已经有很长一段日子没和儿子共进晚餐了。
孩子胆小,不敢去尝试?你是不是急于去帮孩子完成属于孩子的事情
有一些父母,追求完美,不愿意让孩子犯错,总是早早地帮搬走孩子面前的“绊脚石”。或是父母缺乏耐心,
宁愿代劳,省时省力。还有一些家长心疼孩子,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处理一切事情,小到穿衣吃饭做家务,大到孩子孩子在学校里和他人有矛盾冲突。但事实上,这些种种能力上的尝试、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处理种种事情的过程中,孩子能清楚地了解、掌握自己的能力,做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就上来了。而如果家长不清楚这一点,就会让孩子失去了解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变得越来越胆小。
坚毅的品质,能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更能坚定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未来,获得幸福充实、不留遗憾的人生。那么,坚毅的品质是与生俱来,后天不可获得的吗?
在《坚毅》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人的坚毅品质就像练习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适当的练习获得。要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从容镇定,勇敢坚强,需要有八种配料。这些配料分别是:热情;追求幸福;设定目标;自我调节;敢于冒险;有耐心;保持谦卑以及坚持。
今年二月初,列治文市在时代坊举办了一年一度的ScienceJam:小学科学展。从市或者学校的层面来看,举办science jam的目的,不外乎是鼓励孩子对科学更有兴趣和探索科学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从孩子的层面,去参加科学展,可以让他们展示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点点滴滴。
我儿子报名参加了科学展。他说他希望有其他的物质可以取代电池。而他用capacitor来做实验。从他报名到后来所有的研究以及实验数据,从头到尾基本上我们都没有参与过。老爸做的,就是在网上帮他买材料。我做的就是把他展示的纸板从学校搬回家里,再从家里运去学校和时代坊。
儿子是个大树懒,干什么事都要慢好几拍!这周二要去时代坊做展示,他在上周四还完全没有动静。老师都急坏了!班主任老师在周末放学前把我叫进教室里谈话,特意让我提醒他。此外,老师还强制性地要他把展示纸板搬回家,以便他利用周末的时间抓紧完成。
是不是该干预,并帮他完成他自己的事情呢?我内心很矛盾。不帮他,也许会让老师很抓狂;帮他,就会让他失去独立性和没有责任感。想来想去,我和他老爸一商量,决定让他"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觉得,既然孩子自己决定报的名,就该让他自己承担责任,放手让他独立完成。反正这次如果丢人了,明年再参加,他自然就会做得更好。不过事情超乎我和他老师的预计。儿子周四晚上开始发力,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写了洋洋洒洒6篇的调查研究。他用家里的iPad录像8到9个小时,记录电池和Capacitor这两种物质充电和放电的全过程,然后再用调试软件,把整个录像的过程调快而让观众更容易得出结论。最后他还细心地搞了一个参观者调查问卷,让参观者对其参展项目进行打分的评论,以便将来改进。
参展的那天,老师看到孩子的成果后激动得都快掉眼泪了。问卷调查得到很多人的反馈。我儿子本来是一个不擅长解析和说话的孩子。可是因为自己写的几篇调研,所以每次有人来参观,他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向别人解析他的这个项目。他的老师拿着相机激动地拍了好几张照片。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点燃孩子的兴趣这把火吗? 可是华人家长总想要孩子一开始就做得很好,他们自己想好项目,然后帮孩子做,孩子就"适当"参与一下。这样的教育,孩子又怎么可能会有热情和兴趣。家长的各种早早干预,破坏了孩子自己的探索过程,有如何能够培养出具备坚毅品质的孩子呢?如果家长一开始就想着要完美,孩子也会变得完美主义,因为担心失败,什么都不愿意做。家长必须要把心态完全放平,让孩子从毛坯房开始,不断尝试打磨。孩子要自己去寻找他们要完成某个事情的使命是什么。家长不要一看到孩子一开始做的毛坯房就急着去纠正他们,或总是担心他们做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