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逢寒暑假,我就喜欢住在外公家。一来,那里有不少同龄玩伴可以嬉戏打闹;二来,外公的柜子里有不少书可以看。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武侠小说。
如今想起,很多书名都已经忘却,但记忆尤深的是一本叫做《移花宫》的书,我不知道是过了多久才知道这并不是古龙先生《绝代双骄》的前传,按现在的说法只能叫同人小说。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只记得当时的我可以花上整整一个下午来啃这本书。十几年过去,一想到自己曾经那么投入地看一本书,就无限感慨。
读高中时,开始有买书的习惯,那时受语文老师荐书的影响,买的都是诸如《红与黑》、《老人与海》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那时候觉得只有看这样的书才能高大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除了《老人与海》看完了之外,另外的名著至今躺在我的书架上,静静蒙尘。而且能看完《老人与海》纯粹是因为它短,要是桑迪亚哥在海上的时间还长一些,我真不保证能继续读下去。
后来我学乖了,既然又想高大上,又想能读得下去,那就从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开始不是更好吗?毕竟都播过电视剧了,电视剧能看得下去,书应该也能吧。最后再三权衡,买回了《西游记》,满以为会如同看电视那样,激动满怀,可是当我翻开第一页,看到那些半白话文,我就彻底的呆了。是的,我连《西游记》都没有读得下去,真真一个大写的loser。
相较于这些传世名著,我倒乐意看那些玄幻或者武侠小说,我曾经躲在被子里用手电照明,硬是读完了沧月的《镜系列》,我也曾在一个冬日的下午,靠着烤火炉看完了整本郭敬明的《幻城》。
是的,以前我看的书从来不是什么高大上,也不觉得只有高大上才会对我有所启发。我就像一个奔跑在街头的孩子,别人劝我穿些高贵华美的衣裳,我却兀自蓬头垢面,选择了粗布麻衣,那时我不羡慕那些穿着端庄的人,因为端着真的很痛苦,无拘无束才是潇洒。
二十岁生日的时候,一个朋友送我的礼物是张小娴的《相逢》,想必他也没看过里面的内容,仅仅凭借书名就选下了这本书送我。当时我仅仅读了前面几篇,就将其搁置一旁,心想写的什么鬼?
去年年末的时候,我开始经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同时为了学习,也关注了不少牛逼的公众号,有时见到那些公号里面发的关于情感的文章,总觉有些似曾相识的味道,后来回想起来,这不就是曾经在《相逢》中见过的一些观点么?他们只不过进行了扩充。想到这儿,我立刻翻找出那本书,逐篇阅读,览尽,惊觉张小娴真乃爱情方面的专家,每篇文字短小精悍,观点却推陈出新,心想着她是在爱情上受过多少打击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你看,从“什么鬼”到拍案叫绝,从来不是因为书改变了什么,变的只是人。
你在什么样的年龄,处在什么样的心境,你想要得到什么,你追求什么梦想,如此种种,都会影响你对一本书的判断。判断从好到坏或者从坏到好,或许需要漫长的时光,或许又只在弹指一瞬间。世间没有绝对的好书,所以不存在如果你读不下去某些经典名著,逼格就显low,你要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有更能入你味的东西。
小时候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读到想哭,尤其是要深度分析“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这句话隐藏的深刻含义之时,那叫一个哭得磅礴。如今读他的杂文,不自禁地想爆粗口,“我擦,怎么能写得这么牛逼!”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就跟以前落泪的痛感一样强烈。
于我而言,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不如看卡夫卡的《变形记》来得轻松,看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不如看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来得惬意。事实上,喜欢看《格林童话》的人没必要非得追求看懂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喜欢金庸古龙的人也并不需要能深刻剖析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是而已。
不同的阅历,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好奇心,决定我们拥有各自不同的值得十辈子珍藏的好书。现在的你,真的不需要纠结于自己为什么读不下去那些别人推荐的好书,不要去想是不是因为自己格局太小,逼格太low。朋友,你读不下去,只是说明时候未到,你与它的缘还未启封,亦或是它压根就不适合你。
讲真,与其在一本所谓的好书上痛苦挣扎,还不如在一本“坏书”上获得当下心灵的满足!
PS:最后,想告诫那些现在正受着老九门(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煎熬的孩子们,不要妄想拿着此文跟父母老师理论,信不信他们分分钟打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