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老刘同志聊到交际问题,老刘叮嘱:“小人,一定要防。小人就在你身边,因为我们对陌生人有一种防备心态,而对身边亲近的人不会有防备。”
“恩。不过,我们既然近亲,肯定问题暴露出来了才能看清真面目。怎么防?事发之前我怎么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小人?”
“我觉得你小时候的做法就非常好。”
“我小时候?”
“打借条那件事情。”
小学时,我每天有几块的零花钱,妈妈叮咛我小孩子不能乱花钱,因此,除了买文具,其余的钱我都把它存起来。小时我和玩伴感情非常好,常常一起吃、住、玩,亲如姐妹。当时虽小,但我的原则意识特别强,每次借钱给玩伴,我都会找来一张白纸,写上日期、借钱金额、甲乙两方签名并按手印。玩伴觉得别扭,不愿意按手印,说一定会换的。我不同意,强迫她按下手印。这引起了她的不满。借条累积起来,有一百多元 ,却一直不见玩伴还,我也不好意思向玩伴的妈妈要。有次老妈整理我的房间,发现了这一摞借条,我便把事情缘由说给她听。
妈妈问 :还了吗 ?
没有。
你可以问她妈妈要呀?
我不好意思。
那你这些借条的意义何在?以前这些就算了,不用要回来了,以后不要再借了。
恩。
当时玩伴妈妈过生日,原本我们商量好借50元给她,她买面包买原料DIY生日蛋糕送给阿姨。之后我食言并回绝。她不解:“我会还的。”“你以前借的不也没还?”她被我堵的没说话,好像生气了。
有一天我的母亲、阿姨(玩伴的妈妈)带着我和玩伴在街上散步,她当着两位妈妈的面指控我逼她写借条这件事情,并冲我嚷到:“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姐姐!”便躲到他妈妈怀里委屈的哭了。阿姨听了之后似乎也有些不高兴。我的母亲牵着我,一脸尴尬。而我面对此时的场景,直接蒙逼了。她是真伤心了,哭的委屈;我也真生气了,觉得心里委屈。我看了母亲一眼,选择闭上了嘴。
就这样,欠条成了废纸,我存的100多元钱打了水漂,还成了恶人。
我把这个故事当成是玩伴小不懂事,不把她和小人牵扯到一起。但是感受和原理都是当通的。俗话说的“小人得志”便是这样:你占了便宜,我成了罪人,你和你周围的人还要一起谴责我。
老刘同志喜欢研究佛学,跟我讲了讲佛学中相关的事儿。
“我把钱借给你,你便产生了一种欲望,将这笔钱变成自己的。不要使身边的人产生种欲望。”
打借条是防止身边的人产生这种欲望的一种方法,在金钱面前,友情很脆弱,但当你打借条时,小人会权衡利弊,会思考这样做值不值。
小人是万万不能当的,不该拿的不能拿,不该有的欲望不要有,不然总有一天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报应分现世报和隔世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们不做小人,但不能没有防小人的心。要有原则,一码事儿归一码事儿,比如 : 借钱就要打借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