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毫无生机的冰天雪地里,有一颗摇摇欲坠的小树。那颗小树看起来弱不禁风,好像寒风一吹,就会连根拔起。可是这棵小树依然拼命的生长,依然想像其他树一样,长出繁茂的绿叶。它不断的向上长,向上长,可是寒风一吹,“它”又不禁有了退缩的念头。周围的人也觉得“它”不可能长出繁茂的绿叶,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可尽管“它”的生活如此艰难,希望已如此渺小,“它”依旧不放弃他自己的梦想。这颗小树就如同身处黑暗的孔子,虽然完成梦想的希望渺小,他依然不放弃,依然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也许他不被世人认可,但这又何妨!孔子依旧要去实现它平天下的志向,传播他的儒家思想。
孔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失败以后,他回到了鲁国,希望可以在鲁国继续进行他的政治活动,完成他的梦想。但是当时鲁国的政治生态十分的混乱,大夫以下的臣子超越本分,离于正道,公室的权利小于季桓子,而季桓子的权利又小于他家的家臣,整个鲁国礼崩乐坏。我们可以拿季桓子和它的家臣来举例:季桓子有一个十分宠爱的家臣叫仲梁怀。而仲梁怀又与同为季桓子家臣的阳虎有感情上的不和,阳虎一直想把仲梁怀赶走。公山不狃知道了这件事之后,阻止了阳虎。不过公山不狃阻止阳虎,不是因为政治,而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如果阳虎赶走了仲梁怀,那么阳虎的势力权力就会变得很多,很强大。那此时公山不狃的权利就小于阳虎,三人的权力,势力不再平等,公山不狃自己就会面临着危险。后来阳虎囚禁的季桓子,逼着他与自己联手。光从季桓子家里就可以知道鲁国当时礼乐制度完全崩塌,政治生态也十分的混乱。那面对这样的鲁国孔子会做什么选择呢?是选择放弃还是选择继续向梦想前进?我觉得一般人到这里是会选择放弃的,因为他们要去实现梦想的道路实在是太黑暗了,没有一点光亮。但是孔子不是那些一般人,他已经确定了他的目标,并要实现它。虽然鲁国的政治生态十分的混乱,他还是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使前方黑暗无光,满路荆棘,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自己就是那盏灯,他为自己照亮前方的道路。
一天阳虎找到孔子,他很欣赏孔子的政治才能,希望孔子可以出仕。孔子刚开始是不愿意的,但听了杨虎讲了一堆儒家的思想理念,他心动了,想听从阳虎的话出仕。不过孔子出仕不是因为阳虎的一番说辞,而是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阳虎是一个乱臣贼子,他如果去为阳虎当官,那就违背了儒家的思想。所以孔子此时是十分纠结的。阳虎刚找完孔子,他就叛乱了。因为阳虎的叛乱,鲁国也彻底乱了。而公山不狃则趁着阳虎的叛乱,把三桓的继承人更换了。随后杨虎又把季桓子抓了起来,还试图把他杀掉,但季桓子逃跑了。又过了一段时间,阳虎失败了,他逃到了齐国。这时孔子肯定是抱着悲愤的心情的,因为他没有办法去平定混乱。但尽管这样孔子也不会就此放弃,他还是会去传播自己的理想,实现平天下的志向。
后来山公不扭打发人来请孔子,因为他晓得孔子是讨厌纪家的专横,同时孔子是既有声望又有本领的人,请到孔子也可以强壮一下势力。而孔子因为太久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就对公山不狃的邀请有一丝丝心动。于是孔子把自己与周文王和周武王联系到了一起。当年周文王和周武王就曾以西北一块小地统一了北中国,那孔子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将费城当作根据地进行政治活动呢?抱着这个想法孔子开始对公山不狃的邀请跃跃欲试。但是公山不狃是乱臣贼子孔子要是去帮助他,就与他自己所传播的儒家思想完全不和,于是孔子的弟子子路阻止了孔子:“难道我们没有地方可以去了吗?为什么非要去帮助这个乱臣贼子呢?”面对弟子的疑问,孔子回答说:“他们请我,难道是叫我白跑一趟吗?我也不是别人一说就随便去的。要是真的有人愿意用我,我是想建立一个新的东周王朝啊!”那孔子这个时期所循之道是什么?是“仁”,礼乐制度和儒家思想背后的那颗仁心。也是孔子一直以来所要传播的东西。那孔子为何“温温无所适,莫能己用”?因为当时的人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孔子所传播的儒家理念,而且在政治方面上实行儒家思想需要很长的时间,可是孔子身处乱世,根本没有多长的时间可供孔子去进行调节人心。再加上当时已经有了三个学派,突然又冒出来一个学派,世人当然不能接受。所以孔子一直努力让世人们接受他所传播的思想,一直努力去完成他平天下的志向。那孔子最终到底会不会去投靠公山不狃?我觉得是不会的。因为公山不狃是一个乱臣贼子,他的所作所为与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完全不符。但是孔子肯定是想借此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报复,自己的梦想。所以此时孔子的内心是矛盾的,是纠结的,也是痛苦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孔子也已经达到了他的自述里“四十而不惑”这一条。因为在孔子再经历无数风雨之后,他听从了自己的内心,确定了他的目标。从他真正确定自己目标的那一刻起,他将不会退缩。孔子一定要把那颗仁心向外推,实现他平天下的志向。虽然孔子未来的道路是漆黑的,但他不会因为未来的漆黑而去改变自己的梦想,放弃自己的梦想。这就是“不惑”的真正意义。
从孔子的政治经历来看,他的一生并不顺利。就像一颗看起来根本不会发芽的种子,想要疯狂的生长,变成参天大树。尽管当时的人们都坚信,这是不可能的,他也依旧要去做。尽管他被世人排挤,被世人另眼相待,他还是要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还是要破土而出,长出属于他自己的嫩芽,为毫无生机的大地带来一丝丝的生机。为无边的黑暗,照亮一条道路。孔子一直挑战着不可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他虽然没有在当时做出什么特别让自己满意的事情,但是在后来,孔子将自己从微光变成强光,照亮了不知多少代人。我相信孔子的精神,也会被人们代代相传,永远不会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