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大班后,我的老师就换人了,而这位新老师就和我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因此,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奶奶就把我们家里的几个小孩送到老师家里,托付给老师,让我们和老师一起去上学,有时老师都还在吃早饭,都要忙着招呼我们,这场景让我想起了周公吐哺。和老师一起上学的好处是,不怕迟到,即使老师迟到了,你跟她一起去的,她也不会追究什么,毕竟说你迟到不就等于说自己迟到嘛~坏处也有,不能开心地在路上玩耍了,只能规规矩矩地跟在老师后面。这位老师姓谭,是个胖胖的女老师,戴一副圆框眼睛,性格就像体格一样,心宽体胖,很温柔,和善,完全想象不出她生气的样子。这位幼儿园老师,我在多年后她儿子的婚宴上有幸再见到一面,此时,她已入中年,虽然仍是笑意盈盈,但形象有了很大不同,一点儿都不胖了,反而显得瘦削。听到奶奶的介绍,我都怀疑起自己心目中谭老师的样子了,我问同样是谭老师学生的姐姐,谭老师不是很胖吗?怎么变成这样子了?姐姐也疑惑啊~只好说不知道,因为谭老师很多年前就搬到街上来住了,老家的房子就空置了。关于这位老师,也有个特别的回忆。那时,班上我的后座有个很爱说话的同学,老是找我聊天,我又不想说太多话,就渐渐有意地回避他。有天我趴在桌子上休息呢,他又来找我聊天,我就扯个谎说我肚子不舒服,没想到效果还挺好,他马上就不说了,我心里颇为得意,想着计划实现了。下午放学后,和谭老师一起回家,半路上,谭老师突然问我是不是肚子痛,我心想:嘿~这小子还当真了啊,还上报老师,这下我得来填我自己挖的坑了。我回复老师:“上午的时候有点不舒服,现在已经没事儿了。”老师就没再说什么了。我转念一想,这小子倒是挺在意我的嘛,换做别人儿,你肚子痛就痛呗,关我何事?就觉着这人除了话多点儿,其他都还挺好的嘛,自此,就对他改变了态度。因为和老师住在一个村儿里,所以她家里有什么事儿我们也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她的儿子,是跟我大哥哥玩得很好的,大哥哥后来回忆往事时就常提到他,但我和他倒没什么交集,因为我还在上小学时他就在上初中了。谭老师的婆家的房子就在我们家隔壁,也是大而宽的土房,而她自己的房子在后面竹林过去点儿,是一栋青色两层砖房。她们家发生的大事,我只记得有谭爷爷去世了,谭爷爷我了解不多,但从他们房门上贴的手写对联可以看出是个文化人。谭爷爷去世了,谭老师的小儿子哭得特别厉害,应该是平时没少被爷爷疼,记得那时他戴一副眼镜,头上裹了白孝帕,胖胖的。后来,我去了外婆家读书后,他们就搬到街上去了,我再回老家上学时候,房子已经空了几年了,门框上的春联褪了色,房顶水沟积了厚厚的竹叶,曾经的猪圈木梁断掉,土墙被雨水浸湿,垮塌了一部分,露出里面黑黢黢的空洞。最初几年他们还会有人偶尔回来打扫修缮一下,可能还打算要回来住,后来,就再没见过有人来收拾了,应该是断了回乡的念头了吧。作为邻居的我们,在隔壁主人走后,也沾了他们的光,我们小孩会在他们的粪坑上解手,因为我们的猪圈兼厕所在房子的另一头,跑过去很麻烦。有时水井里抽不上来水了,也用他们的水井压水起来用。我们扫地时,有时也会顺便把他们的地面扫一下,我也喜欢疏通他们的水沟,清理掉竹叶石土,虽然奶奶老是说那是别人的地方,打扫那干什么,但我是觉得自己家再干净,附近脏了,也看着不舒服,洁己也欲洁人,何况我能在下雨天时,在排水通畅的水沟里蹚水,手撑着两边,让脚在长青苔的沟里滑水,这是我很喜欢玩的。曾经的邻居搬走了,现在,就连我们也搬走了,家,成了老家,曾经天天安眠其下,如今许久不见回去一次,大概成长就是曾拥有的变得失去,曾向往的变成现实,但长大的我们,却常常想回到过去,哪怕丢弃掉如今拥有的一切,这就是人类怀旧的本性吧~
在村小的老师,还有一位我至今记得,是教我数学的余老师。余老师住在我们上学途中的一个村子,是跟舅公一个湾的。余老师呢,是个中年男子,脸上有些饱经沧桑的痕迹,显老。是个严肃认真的人。平时的穿着就是一身黑色西服,西服显得宽大,质感并不新鲜光亮,仿佛在老师身上,就是穿着干农活的普通衣服。自此我离开村小后,以为就再也见不到余老师了,没想到,在我在镇上读六年级的时候,我们租的房子那栋楼里,竟然也住着余老师和她的妻子张老师!余老师的面容即使过了几年了我还是认得出来,他还是如从前一般一脸沧桑忧郁。我们是在楼道里遇到了,因为同行的张老师是教过姐姐的,而且因为村子近,他们也认识奶奶她们,姐姐就跟张老师打招呼,我是认出了余老师,只是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我们倒没说什么,虽然我很想叫他一声余老师,但我又怯懦了,对怯懦者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哪怕这事儿也可能是好事~张老师是村小的语文老师,姐姐、弟弟都是她的学生。张老师椭圆的脸上,有一颗凸起的黑痣,慈眉善目的,倒是有菩萨面相,不同的是,菩萨是玉雕的脸,老师是糙石风化而成一般,在农村的人,谁都没有资本谈精致。最近一次又听到余老师的消息是在17年春节后,我跟着爷爷奶奶去他家附近村子找点药材。奶奶她们在公路边跟从前认识的人聊天时,一辆摩托开过来,到前面时停下了,下来两个十几岁的女孩,旁人就说到,那是余老师的女儿上初中放假回来了,我有些惊讶,这么巧见到了余老师的女儿,想当年我还是余老师学生的时候,余老师还没有一儿半女呢,一晃都十几年过去了啊~
说了老师们,再说说学校和上学路上吧。我的母校,关堂村小,建在一处高坡之上。上学的最后路程,就是一条宽阔的长阶梯,我上学那会儿是石阶,后来抹上水泥修缮平整了,我还在阶梯上捡到过一颗大白兔奶糖呢~石梯下面是个湖,我们叫做堰塘。塘里有人承包养了些鱼,每到捕鱼时候或是湖水干涸了,学生们就下到湖边捉鱼。虽然学校明令禁止学生下湖,而且每天放学都要提醒学生水边的安全,但还是有很多学生明知故犯,毕竟架不住鱼儿的诱惑,这让学校领导很是头疼,毕竟要是出了安全事故可是要负责的,但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谁还没见过水的深浅,都知道分寸的,所以这种事故倒是从没发生过。要是哪个老师放学时看见湖边有学生聚集抓鱼,就会教育一番,学生们看似听话地回家了,其实等老师一走,就又绕了回来,所谓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嘛~ 站在学校石阶顶端,下面的湖光山色一览无余,是个很好的观景平台,还有运水的拱桥横亘远方,让人有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踏上石阶后,学校就矗立眼前了,从中心的一道铁门向里望去,就能把校内景色看了个遍。校园里面,横短竖长,站在长方形的横边上,环顾一圈,教学楼两层围绕着操场,操场外围是一圈排水沟,近处左右各一个花坛,花坛里有根万年青,歪歪倒倒,下面种着麦冬,花坛里大部分土壤被踏实了,显得平滑。右边花坛旁有个长方池子,是给学生洗饭盒的水池。远处对面有几级台阶,台阶中间是升旗台,一根旗杆树立其上,学校的构造基本就这么简单。校门左侧,是幼儿班,右侧底楼有教师办公室,上了对面台阶,左侧有个后门,从后门出去,就看见一间厕所,厕所向后上去,有个篮球场,不过基本没人在这打篮球,那时学校都没有篮球,球场下方就是教学楼背面,球掉下去不好捡还容易砸到窗子玻璃,有时附近居民还在这上面晒谷啥的。还记得上幼儿班时,老师带着我们,在这个操场上玩接力棒的游戏,那会儿的接力棒其实就是喝空了的娃哈哈瓶子,但我们都很投入,玩得很开心,并没有人介意这不是真正的接力棒。学校的左侧外围是一个缓坡,长着竹林和一些杂树,使我们捉迷藏的好去处,右侧是一条碎石公路,学校的新书和其他物资都是从这条路运上来的。学校还有个食堂,也称不上食堂,可以说是锅炉房,只是帮师生们蒸热早上带来的午餐。吃了午饭后,有的同学会把饭盒拿到水池边洗干净再带回去,有的没吃完的或者懒得洗的就塞书包里,有时饭盒没盖好或者翻倒了就会流出汤啊油啊,把书本都弄得油污不堪,要是你哪天看到同桌的课本上全是油渍,不必惊讶, 可能很多同学的书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