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书店,总会看见川端康成的《雪国》摆放在推荐书列。我往往只是随意翻阅几页, 也就放下作罢。我想是因为听过无数爱好文学的朋友说过“日本的小说最是难懂,不是文字难懂,是其中包含的变态人性总是叫人心中一凉,人也跟着消极了起来。”
在北京实习的这段日子,烦闷枯燥。怕是离家太远,工作也不太顺利,剩下的大半个月只得靠着几本读物度过回家前的日子。选择《雪国》大部分是因其被誉为“史上最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吧。
这本书包含川端康成的两个作品,一是闻名于世的《雪国》,另一个是名气低很多的《湖》。翻开书的第一页,随之而来的是作者梦幻优美的文字。
火车的玻璃窗折射出的可人少女模样,如同夕阳余晖里飞舞的夜光虫般的眼睛,还有甜美如天籁的声音。光与影的交错,少女的倩影在镜中,在流逝的暮景中漂浮。虽是这般迷离醉人的美景,也仅仅是男主人公岛村心中的淡淡慰藉。他只是这辆列车的过客,下车之后又是另一番风景了。
来到雪国, 在一家温泉旅馆,与艺妓驹子的萍水相逢才是真正的慰藉与幸福吧!驹子的清丽与单纯,甚至于”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干净的”,都无异于带给了这个游客一种情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即使可触可及也不忍心伤害她如此清澈可人的心。
岛村是有妻室儿女的成熟男子,却被年轻单纯的驹子深深爱恋。而他的内心,又何尝没有蠢蠢欲动啊,只不过两人对这样禁忌之爱所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驹子一方面毫无保留地在岛村面前表现对这份爱狂躁,又难以自持的心情,另一方面她强力控制住自己,是那么害怕破坏彼此仅存的暧昧。这是一种不求回报地付出,驹子是愚蠢的,而她又是真诚坚强的。岛村心中虽有遐想,却安定自如,用一种理性的情感对待驹子,或许驹子于他是知音,是可以讲真话的挚友,但永远也不能越过彼此的防线。
在雪国的温泉旅馆,岛村又见到在火车遇见的那个少女了,她叫叶子,亲切地称呼驹子为“驹姐”。无形之中,三人的关系看似朦胧复杂,岛村看似是一个痴心于女子美颜的浪荡之人,然而事实上,小说包含的寓意并非狗血三角恋。叶子——岛村心中美丽的虚无,一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场大火,少女最终香消玉殒。岛村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伤,反而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顿悟。叶子的死如银河般壮丽,她自由了。
叶子在作者的笔下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思想,亦真亦幻也不难看出作者借叶子这个角色表达着精神层面的东西,那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因此,叶子是小说的精髓所在,因为她,故事如同帷幔般缓缓展开,也因为这个角色《雪国》这部作品上升到不一般的高度。叶子的存在,丰满了两个主人公的形象。
驹子——作为小说的女主角,她应该代表着一种典型的年轻女性形象。“岛村想着驹子像蚕一样,以她透明之躯,在居住的情形。”我们可以想象如蚕一般的驹子,最终作茧自缚,徒劳一生。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她的一生都是是毫无意义的存在。无论是写日记、练琴、给濒死的行男治病还是爱上岛村,她追求着,也一直被告知是徒劳,是错误。她终究是在抗争,也终究无果。我怜惜驹子这个人物,为一切奋不顾身却得不到一丝回报。在生活中,很多女性也如驹子一样,她们或许是小三、是情妇、是歌厅舞女、陪酒女,她们也可能是安分守己,有自己事业的女性。在情感的寄托上,都同样做着一些徒劳的事,爱一个不该爱的人,最终走向伤害自己的道路。你心中所向往的美好以及所以为的完美结局,在现实面前,都是一个笑话。童话虽美,冷暖自知。坚强与抗争不代表迂腐和顽固,女性应懂得泰然与豁达。
“岛村忽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到这个温暖泉浴场同驹子相会,在火车上山野的灯火映在叶子脸上的情景,心房又扑扑跳动起来。仿佛这一瞬间,火光也照亮了他同驹子共同度过的岁月。这当中也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苦痛和悲哀。”文末岛村释怀,深知自己再也不会回到这里,过往如云烟,不再难舍难分。剪影般的文字,读者仿佛和岛村一起乘着时空之船,两岸正是历历在目的过往之景:火车玻璃窗折射的少女面容,记忆中与驹子的初遇......所有第一次的悸动都成为缀满银河的星辰。
另一部作品《湖》虽不如《雪国》的文学造诣高,但故事的起承转合是深得我意的。小说前半部分,我愤愤于男主人公变态的心理。三十多岁的大叔,成日跟踪少女,还和自己的学生发生不正当的师生关系。这种事无论在哪里,无疑是伤风败俗的。
也庆幸于我起初鄙陋的眼界,才有后来对小说的爱不释手与耐人寻味。主人公角色银平,起初我脑补的画面是一个邋遢大叔,有一双奇丑无比的脚,整日幻想年轻少女,垂涎于她们娇艳欲滴的身体,以至于背地里偷偷藏在她们身后,窥视她们的生活。丑陋与美丽,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事物,在作者笔下,也淋漓尽致地展示这之中的碰撞。
银平有一双如猿猴般丑陋的脚气脚,这遗传于他丑陋的父亲。自己十一岁时父亲坠入湖中的经历成为人生的阴影。美丽的母亲,丑陋的父亲,生养出他这样的异类,也导致初恋弥生对他的嫌弃,因爱生恨,到最后满腹畸形的丑恶想法。
小说里,银平一共跟踪了三个年轻女子:他的学生玉木久子、美丽动人却在一个老人的包养下流失青春的女人水木宫子、恋爱中的少女町枝。三个女子,不同的生活,却有着共同点:如水般的年纪,玲珑剔透,娇美可人。三个可人们在银平看来如此美好,但又可遇不可求。
那又如何呢?他一步步地靠近、探索,心中的野兽贪婪地侵蚀着他的心灵。“因为跟踪到这个世界的尽头,那就只有把她杀掉了。”对无法获得的美丽事物,银平的内心满是忧愁和遗憾,以至于扭曲的邪念悄然滋长。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段,当久子带他进入自己的房间而被母亲知晓,门外的久子的母亲与门内的久子对话之时,银平脑海里又浮现出邪念:他遐想着自己手中有一把枪,朝着久子的方向开一枪,那么一石二鸟久子和母亲都会倒下,久子倒在自己的怀里,她的母亲倒在屋外。久子的鲜血慢慢流淌到自己的脚踝、脚趾,被久子血液浸染的发黑的脚皮感受这血的温热,是多么美好.......银平的遐想是不可理喻、匪夷所思的,这样变态的内心独白叫人忍不住感到恶心。但这样的恶心之后,你又会开始思考,这不就是人性吗?肮脏醒目,令人唏嘘。
久子和银平终究是不能被道德所允许的。逐渐地,少女町枝进入他的视线,天真烂漫沐浴在初恋温暖的爱情里,她的笑容、那双清亮的眼眸、白嫩的身体令银平神魂颠倒。可这些美好不属于他这个有着丑陋双脚的大叔,而属于另一个阳光的少年。满满的忧伤与痛心,这样的痛总是将他带入时光的湖水中。与家乡之湖相关的一切:父亲的死、弥生、母亲......历历在目,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故事的结局算是点睛之笔吧,银平被一个陌生的中年妇女跟踪,她丑陋的脸孔,无比猥琐地想要为他献身。“这个女人越丑陋越好。这样,町枝的面影也像浮现出来了。”这是美与丑强有力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心中对美好追求的破灭,在这一刻来说,是最可悲的吧。
综合来看,银平是不耻的,但正是因为童年悲惨的经历令他一生沉迷于对美丑的区分,以至于最后沦陷、扭曲、不可自拔。一步步,走火入魔,坠入深渊。银平是可悲而又可怜的,无父,受人讥笑与母亲的死造就他注定悲惨的一生。
两部作品,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湖》。一方面,其对于美丑的刻画隐射出人性的脆弱与贪婪。银平所追求的美,是他自身无法企及的,但再美丽的事物也无法达到完美。宫子虽美却被老人包养,町枝也自称自己“不幸”。银平所追求的结果也只能是绝望,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华而不实,快乐很快就过去了,但你追求的痛有多少,你的人生就有多悲哀。与其自怨自艾,追求完美无果,何不泰然自若,笑看人生无常?另一方面,悲剧式的人物塑造或许过于沉重,但细细品读之后,你会静下心来思考,这无疑会激发心中千层浪,但自我审视的过程中你会学到很多。美丑善恶,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