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终于来到凤凰了
一部几十年的老电影,带你回到一百年前的湘西古城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这部影片改编自沈从文同名小说《边城》,讲述了民国初年湘西山区一个偏远小镇茶峒城发生的故事。
那山,那城,,那人,那狗,那船……青山绿水,烟雨迷蒙,白塔古镇,自然如初,像一幅写意的山水国画。
这就是湘西。
民国初年,在湘西边境的一个小山城里,有一个老船夫,守着一条渡船,帮来往的人渡河。
他与外孙女翠翠相依为命,17年前,翠翠的母亲与一名屯戍军士未婚生子,后来二人双双殉情。
老船夫和翠翠用竹管做了竖笛,爷爷给她吹迎亲送女的曲子。有人坐渡船的时候,翠翠吹,爷爷应和着唱。
哑哑的声音和竹管声,震荡在寂静的空气里,却使一切更加静默。
其实老船夫不想翠翠重蹈覆辙,老船夫一心希望把翠翠托付给一个可靠的人,不会再牺牲自己去殉道爱情。
祖孙相依为命。老船夫风雨无阻的拉渡船渡客,倦了睡了,翠翠总是抢在前头登上渡船,一分钟也不耽误。
老船夫让翠翠去看热闹。翠翠问:“我走了,谁陪你?”
老船夫说:“你走了,船陪我。”
翠翠说:“要去让船去,我替船陪你!”
翠翠心疼爷爷。老船心里明镜似的清楚。
翠翠却总是倔强的说,“你不去我也不愿意去。”
后来翠翠长大了,心底也被敲开。
她开始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听关于新嫁娘的故事,喜欢把野花戴到头上去,还喜欢听人家唱歌。
可是翠翠什么都不说,爷爷也不说,在岸上默默的看着她。翠翠的变化,爷爷看在眼里,却也问不出所以然。
这是一种朦胧的悸动。它随着发生在翠翠身体上的变化而渐渐明显起来。
看到员外财主家的女儿嫁人,翠翠心中的这份感觉突然升腾了起来。竟然连别人给她的赏钱都一时忘记退还。
随后的时间总是反复的温着女孩子的神气。这不寻常的感觉,翠翠不知道是什么。
一种像雾一样的迷惑笼罩着翠翠的心。每当这个时候,总能让她的心“莫名的浸入了一丝儿凄凉”。
爷爷,你再唱迎亲送女的曲子吧?安抚一下这颗不安分的心……
茶峒城里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大佬天保和二佬傩送。
他们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爱的是二佬。
三年前的端午节夜晚,翠翠偶然邂逅了二佬,感情的种子就在那时悄悄埋下。
爷爷得到了大老看上翠翠的讯息,实在又愁又喜。他在犹豫着,这个人是不是合适翠翠,而翠翠,是不是愿意?
听到来说媒的不是二老,翠翠不曾把头抬起来,心忡忡的跳着,脸烧的厉害,空豆荚抛到了水里,看它们在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
爷爷想要等翠翠表示,而翠翠似乎模棱两可。爷爷又不由得操办一切,他什么都对翠翠隐瞒。
可是,这不是翠翠的人生么?不是要考虑翠翠喜欢不喜欢么?
爷爷是矛盾的。
他总想到翠翠那可怜的妈妈,眼睛里会酿出一汪眼泪。
翠翠在等,等爷爷安排一切,不顺心了也表现出不高兴,可是又不承认对谁动了春心。
翠翠你说……
爷爷你猜……
“你等待我懂,我等待你说。”
二佬上了渡船,对爷爷称赞翠翠长的标致。爷爷知道了些什么。他似乎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翠翠对二老的意思。可是害怕侵袭上了他的心头,他又看到了女儿的不幸。
但这些担忧是属于祖父的。翠翠依旧每天开心的玩耍工作,她只要安心的守着爷爷,任那朦胧的东西折腾,自己也是可以快活的。
她看不到祖父的担心,她只看到祖父依旧在河上拉着渡船,将渡客拉过来送过去。不过似乎很久没有听到迎亲送女的曲子了……
发生了什么?爷爷没有说过,她也懒得去想。可能即使想了,也不明白。
后来,兄弟俩决定用唱情歌的方式,让翠翠选择。
两兄弟选择马路,半夜对着渡船唱抒情的歌曲,讨取那女孩子的芳心。
可谁能知道,将这歌听到心里的不是女孩子,而是祖父呢?
山下,溪边,船头。一个老人,手中的烟斗有一点红火星在黑暗里胡明忽灭。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歌声再没有传来了。
随后却传来了大佬被水淹死的噩耗。
二佬虽仍爱着翠翠,但因为哥哥的死,赌气出走。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船夫抑郁而死,翠翠却睡得香甜。等她一觉醒来,爷爷早已冰凉。
渡船被冲走了……爷爷守着渡船,渡船守着爷爷。
翠翠终于明白了许多事情,于是,她守着渡船,等待二佬回来。
画面定格在冰天雪地下孤苦无依的翠翠坐在渡船上,令人心疼。
大老的遇难,爷爷的顾虑,二老的出走,翠翠最后的孤苦伶仃。
小镇人们虽然淳朴善良,、但是他们的含蓄懵懂,迷信守旧,也造成了人们的隔阂和不解
爷爷的拐弯抹角,翠翠的懵懂害羞,二老的意气用事,其实这也是含蓄的古典美,是作者对于人性和人情发自肺腑的迷惘和惆怅。
现在的我们,敢爱敢恨,如果边城的故事发生在现在,一定不会有悲剧发生。
但其实,没变的是,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自尊心,越陷越深。
我们总说失去了才会成长,却一边回头看我们弄丢的东西一边暗暗难过,但是如果我们再勇敢一点,是不是会不一样呢?
但是湘西小镇的如画风景,淳朴纯真的民风有没有吸引你想去那边看一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