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一本很神奇的书。尽管在阅读之前,我又一次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因为这个书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在我看来很庸俗,就是那种哗众取宠味道浓厚的感觉。而当我打开书,看完第一页自序,却发现作者似乎是个有趣的人。读下来,发现跟他有很多共鸣。如果他笔下的精神病跟他的对话都是真的,那么不得不承认我跟他们中的一部分也很有共鸣。或许我也有精神病的潜质?呵呵。
作者认为“我们的认知具有普遍的狭义和片面”,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这点我相信很多人也都能意识到,除非你太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每个认真活着的人,都有追求真理的冲动。他想寻找更真实的世界,所以想要看到更多的不同视角的世界。他想到的办法就是去了解不同的人的眼中的世界的样子,而他为什么没有选择采访正常人,却选择了精神病人作为采访对象呢?他的回答诚实的写在了书中。他说:精神病人更容易表露自己的内心,而所谓的正常的人恐怕有太多的顾虑。
为什么他认为精神病人更容易表露自己?因为他们之所以被当成精神病,就是因为他们的想法太与众不同,不被认同理解乃至遭遇排斥甚至被视为异类,他们会很愿意告诉别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使他们不见得刚接触就信任,但是也比正常人好接触的多。
这本书基本上都是采访体,一篇篇独立的访谈真的像是一个个独特的看世界的小窗口,各自不同,但是每一篇或者说每一个人基本上又有着很独特甚至很深刻的视角。但是其实很多篇章又像是一个人复杂思维中的一个想法的深化或者神化。所以,尽管我很认同其中很多观点,但是一直有点怀疑作者只是将自己的观点用这样的形式写出来,表达出来。
可能他真的去采访了精神病院,这本书中有些案例还是比较超出常人想象力的,比如“三只小猪”、“双面人”的案例比较像是真实的。但是这本书大部分案例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某个观点,以某个精神病人的角色讲述出来的。尤其是世界观、哲学观点、基于物理理论比如量子学的那些案例。而采取访谈的模式,可以让一个人更自然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采访中那个“我”是作为一个引出观点的人,各种提问,而另一个“精神病人”则可以以回答问题者的角度表达出作者的某个观点,而且语言表达不设条框,因为回答者是“精神病人”嘛,即使语无伦次也是可以理解的,脑洞大开也很正常。
书中绝大部分“精神病”却都是逻辑清晰,同时还表达了某个观点的极致化结论。比如说第一篇《角色问题》,被采访的人,也就是那个精神病患者,认为自己是某本书的作者兼主角,整个现实世界都是他书中的内容,所有遇见的人发生的事也只是为了推动故事发展。其实这个观点“人生如书”,也是正常人也都经常说的“人生如戏”。而且这也暗合了作者的观点,“同一个世界,不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在每一个人的世界中,自己是最大的主角,就像大哲学家说的“我思故我在”。
不要用唯心主义来批判这个观点,即使唯物,物质的背后也是人的感受,即使曾经发生的事实最终也是化作个人经验,而这些都是主观的东西。所以,实际上我也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不同的是,这个或许不存在的精神病人把这个观点推崇到极致,具象化成一本书,而他是作者亦是主角。实际上或许这只是作者对于这个观点的一个形象的比喻,不过演绎成一个故事的形式极致地表达出来,令人印象深刻。
书中有几个关于轮回转世的案例,虽然具体形态不一样,其中一篇名为《转世》甚至结合了轮回转世和未知文明的理论,而且不乏人文精神,很精彩。还有一些基于物理学理论的故事,像《四维虫子》、《时间的尽头》等等,还有基于生物学的一些案例,和一些类似于科学幻想的时间旅行者的故事。
如果这些都是作者在庞杂知识的摄取之下的想象,真的是太佩服他了!很多观点和理论我都比较认同,但是我只算是浅显的认同吧,这恐怕也是我之所以不是或者还没成为精神病的原因。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如果抓住某个点偏执地去深深钻研,或者成为一个大师,或者更多的可能就是成为一个仅对一部分有共同认知的人很有说服力却遭遇“正常人”不解的精神病。那么你选择哪个呢?还是你选择无视,做一个平庸的大多数,恩,所谓正常人的大多数。
看这本书,读这些故事,或者也该学习作者的方法,“朝生暮死”法。简单来说就是怀着开放的心态去了解,选取可取的部分作为知识资料储备,“结束忘掉该遗忘的,储存需要的”。你就不至于担心自己成为一个精神病了。尊重不同于自己的观点、不同于自己的存在,看到的世界才能更真实更全面,同时又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不至于偏执。不过这个度可就因人而异了。
看完这本书,其实想说的不止这些,因为这本书信息量太庞大,但是暂时只写这些吧。最后表达一下对作者高铭的崇敬之情,无论是杜撰还是真的采访了精神病的记录,我都很佩服很欣赏作者。因为他不是随意应付、糊涂地活着,他很认真而且努力寻求着更真实的世界,并且把这些观点分享给这世界上任何一个想了解的人。
PS:这句话算是我给读者的文末彩蛋吧(smile):想象力,对不同存在的尊重,是成为一个大师的先决条件,比如动画大师宫崎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