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在资治通鉴正文中只有一句话,“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但之后的“臣光曰”却很长,接近1300字,但其文字优美,值得一读。
按照司马光的说法,周天子(威烈王)任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是天子坏了礼法,将三者犯上作乱的行为进行了官方认证,彻底的进行了洗白,这是周天子的过错,导致“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害糜灭几尽,岂不哀哉!”,也就是说,大家各凭本事,靠拳头论强弱大小,周天子形同虚设,周朝的统治体系开始彻底崩 溃,周朝也逐渐走向灭亡。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比较详尽的历史记载主要是从东周开始,其中最详尽的史书就是《春秋左传》,其记载的历史时期大致上被称为春秋时期,但“战国”这个名字是来源于西汉刘向编纂的《战国策》,那么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个简单的标准,虽然这两个时期,周天子都管不了列国纷争,但在春秋时期,他只承认同姓夺位,即家族内部夺位,比如儿子干掉父亲、弟弟干掉哥哥、侄子干掉叔叔等等这些周天子都是承认的,因为权力是在家族内部传递的,当然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周平王本身就是勾结外敌、杀父弑君当上的天子,所以针对这一类事情比较容易产生共情,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立场去指责;而战国则不同,异姓崛起,比如三家分晋,还有后面的田氏代齐,战国七雄中的四国都是异姓篡权夺位而来,这些事情周天子都予以承认,确实说明周朝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
从后世的历史来看,皇族内部发生的夺权篡位,对整个王朝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比如李世民杀死建成元吉,逼迫李渊让位,对大唐的政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虽然其后代权利传承比较血腥,但无伤大雅,唐朝的心腹大患是藩镇割据,朝廷承认节度使内部传承,这是唐朝整体崩溃的开始。
再比如赵光义接替赵匡胤、明太宗朱棣打败建文帝朱允炆、明英宗夺门之变复位,这些事情对王朝的影响并不大,因为权力是内部继承的,动荡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平息。
而权臣的影响就要大得多,比如汉末的董卓之乱,导致东汉无法延续;司马懿诛杀曹爽,曹魏的江山进入倒计时;南明弘光帝被四镇拥立,导致南明小朝廷权力倒置,军阀做大,导致其迅速灭亡;再比如清末的袁世凯,坐拥北洋军,轻而易举的推翻了清王朝。
但是,这些事情的发生是不遵礼法造成的?还是礼法不管用了呢?司马光似乎认为,只要周天子不承认韩赵魏,那么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了,这似乎也有些武断,甚至迂腐,这在司马光的政治生涯中,也有类似的体现。
虽然有些迂腐的嫌疑,但司马光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值得创业者和守成者细心揣摩。
司马光的评注放到最后说,这里先说说为什么会有三家分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事情必然是逐步发展起来的,那么源头在哪里呢?
这件事情的源头就是“曲沃代翼”,也叫“曲沃代晋”,是晋国的一次内乱,持续了大约67年,最终分封在曲沃的小宗,取代了大宗,入主翼城,成为晋国的主人。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曲沃封给了自己的叔叔成师,是为“曲沃桓叔”。这里需要注明一下,晋昭侯的父亲就是晋文侯,也就是攻灭周携王的那个晋文侯,看来缺德事做多了,确实会有报应的!
在后世看来,晋昭侯的行为很难让人理解,因为曲沃比晋国的都城翼城还要大,分封给别人,有点太阿倒持的感觉,所以晋昭侯也许有他不得已的地方,这一点他就不如郑庄公,二十多年后,郑庄公面临类似的问题,却圆满的解决了,也就是“郑伯克段于鄢”。
曲沃代翼的过程很长,曲沃经历了桓叔、庄伯、武公三代,总计67年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这一过程中,周天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公元前718年站在曲沃庄伯一边,打败了进军,但之后不知什么原因,也许是庄伯答应的钱财没有到账吧,周天子(桓王)又站在翼城一边,庄伯被打败,不得已退回曲沃;又过了13年,也就是公元705年,还是周桓王阻止了曲沃武公向翼城进军的步伐,武公不得不退回曲沃等待时机,这一等就是27个春秋。
曲沃代晋的过程中,三代领袖身体好,寿命长,占了很大的优势,曲沃桓叔73岁,其子庄伯虽然年龄不详,但也在位15年,保守估计也至少超过六十岁,而武公就更厉害了,38岁即位,在位四十一年,被周桓王阻止的那一年,武公49岁,他等待了27年,那个多管闲事的桓王死了,继任的庄王也死了,直到周釐王继位,武公才在暮年出征,一战大胜,然后将抢来的财报献给周釐王,周釐王可能是见钱眼开,也可能是无能为力,就承认了武公的胜利,册立其为晋武公,这年是公元前678年,第二年,劳累了一辈子的晋武公就咽气了,周釐王不知道怎么的,也于同年离世,在位只有4年。
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曲沃代翼开始的时候,东周的第一任天子周平王还在位,但他没有管,其子桓王最开始也望之不似人君,站在曲沃一边,从这一点来看,东周天子不受人尊重,其实很正常。
武公达成所愿后离世,其子晋献公继位,这位国君有一个著名的儿子,就是晋文公重耳,而三家分晋的源头就在这对父子身上。
晋献公是晋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国君,极大的扩展了晋国的领土,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还留下了“假途灭虢”的著名成语。但是在其晚年宠爱骊姬,杀死太子申生,其他公子纷纷出走,其中就有出奔19年的晋文公重耳。
乍眼一看,这个晋献公似乎又是一个周幽王,宠爱美人,废长立幼,最终晋国陷入了长期的内乱,但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曲沃桓叔一系经过长期征战,战胜大宗,入主翼城,但即位的晋献公发现其面临着昔日的晋昭侯类似的局面,武公一系成为大宗,但桓叔、庄伯的其他子嗣自然就是小宗,这些小宗看到献公,依稀仿佛看到了昔日的晋昭侯,加上他们在曲沃代翼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自然希望论功行赏,但是晋献公十分不情愿分封他们,因为这相当于资助未来的敌人,最后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在士蒍(wei)的建议下,派兵诛杀诸公子,因此,晋国政坛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公族——所谓公族,就是晋献公的族人——就彻底消失了,这样小宗取代大宗的隐患,暂时消除了。
晋献公杀尽公族之后,立刻面临统治上的难题,新打下来的国土如何统治呢?晋献公选择了异姓公卿,在他看来,异姓公卿根基浅、威望不够,可以随时调换,但是根基、威望这东西,都是可以随着年月的流逝产生变化的,这就留下了三家分晋的种子。
杀尽公族之后,也许是杀红了眼,晚年的晋献公对自己的三个儿子也产生了疑虑,加上宠爱骊姬,打算立其子奚齐,这个时候晋献公必须考虑奚齐继位后的情况了,太子申生能否心甘情愿成为小宗?或者说只是暂时臣服,等献公死了之后再来一次代晋,当时的太子申生就分封在曲沃,历史有再次重演的危险!作为一个成熟、睿智、冷酷、残忍的领袖,晋献公的选择非常直接,他果断出手了,最终导致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晋文公)、夷吾(晋惠公)出奔。
晋献公死后,晋国大乱,奚齐、骊姬被权臣里克所杀,夷吾在秦国支持下成为国君,杀了里克,是为晋惠公,在位十四年,不得人心,后在其子怀公时,重耳归国,诛杀怀公,是为晋文公,此刻重耳已经62岁了。
晋文公在位九年,曾经平定周王子服之乱,对周襄王有扶持之恩,在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司马光在评论中提到的“请隧”,被周襄王拒绝了,因为“隧”是天子独享的礼仪;后来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国,成为新的霸主,晋国的鼎盛也在重耳手中开启。
晋文公为了霸业,必然要任用贤才,为此他设立三军六卿,最多时曾经设置五军,最后在后世权臣赵盾手中最终形成制度,尔后这些卿士逐渐把持晋国国政,而在漫长的厮杀兼并中,韩赵魏三家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都没有统一晋国的野心和实力,所以选择了握手分家,俗称“三家分晋”。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其鼎盛时期疆域包括山西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东部,其陕西部分被称为河西,在黄河以西和洛水以东,同时控制了后世的崤函古道----函谷关,也就堵住了秦国东进之路。
晋国的强盛说明其政治制度是成功的,能够充分调动国民的积极性,但是其分裂也说明其制度存在内在的缺憾,犯了周朝同样的错误,证明异姓分封是不可取的。
三家分晋的大致渊源基本说完了,而司马光的评注下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