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实验,也明白这个实验的结果。实验是心理学家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并告诉校方,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事先的预期和信任会对结果产生很重要的影响。积极的预期就产生了积极的效果,那么消极的呢?
“标签父母”v.s.“标签孩子”
你会不会经常听到对孩子这样的评价,他很胆小的,他很小气的,他表达很差的,他专注力很弱的,他很自私的,他不喜欢的,他不行的……有时候是伴随着抱怨的语气,有时候成为家长“保护”孩子的开场白,有时候,甚至就仅仅只是一句口头禅。
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小朋友也是一样
特别是在孩子形成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定位认知来源于周围其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他们从一无所知,到有所不知,除了本身的成长外,对环境的依附也是极其重要。他将如何客观看待自己,将影响其一生。
父母是孩子自我价值意识的主要来源
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它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当这种自尊从萌芽开始便被呵护,它们就可以强壮到保护孩子的一生。这是父母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为只有将孩子培育成为心智健全的人,他们才具备感受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积极的评价,最好是辅以行为的描述
如果父母和周围人对他的评价是积极的,比如说,你是个非常勇敢的小朋友,因为你愿意和这只小狗待在一起。(虽然小朋友已经面露下一秒就要被吓哭的表情)。你真大方,能够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你喜欢的蛋糕。(虽然自己留了十分之九,别人只有十分之一)。哇,你把这个故事讲完了,妈妈觉得真了不起。(虽然前后逻辑有点混乱,有时候表达还模糊不清)。
听到这些评价,他们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没有被忽略。一旦获得价值感,孩子的动力才会被激发。这种积极的评价将成为更大的推动力。积极的模式将被关联,良好的行为对应积极的回应,幸福感油然而生。
再试想一下,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总是,你很棒,好厉害!听得多了,你自己是不是也觉得这其实是一种敷衍。所以,行为的描述也变得极其重要,不能忽略。
让我们回忆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爸妈有没有给过我们这种类似的评价。我们的亲朋好友呢?我们的职场生涯中呢,有没有被消极标签化过?你的想法是什么?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是一样的,而且你将无法把控这种评价所带来的影响倾向。
奇葩大会里的臧鸿飞说,他小时候别人都说他这个长头发的,扎辫子的,肯定是坏人,要进监狱的。他说,但是我现在上春晚了,还和谭维维合作了一首《华阴老腔》,我很想让以前的邻居们都看一看,你看,我长头发,扎辫子,但是我没有进监狱。语气中那种急切,我想要让你们都看到,我想要你们都知道你们错了!
有多少人也会因为小时候大家对自己的评价而带来很多困扰,于是拼命想要摆脱这样的标签。
有些人很努力,摆脱了。有更多的人,可能就带着这些标签一辈子了。但是这个过程,你也许是孤独的,你的信念只有一个,我要证明自己可以,我要证明你们是错的。证明之后呢?又怎样?是无尽的空虚感。原先持反对意见的人可能早已忘却原本对你的评价,或者你证明自己了,但是对他们来说,这也无关痛痒,因为与他们本身的生活毫不相关。
当然,你会说,作为成人,我们已经形成了较为客观的自我认知了,虽然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不一定会轻易影响我们的决定。但是一定会产生一种不愉悦的心情。这种情绪可能会成为动力,但是更多的也许会是无谓的干扰。
有一个关于群体压力的实验,做实验的意图跟贴标签其实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实验结果我觉得也能够反映别人的态度对自己判断的影响。
实验是这样的,看图片中ABC三条线段哪条和示例一样长。答案很明显是C。实验中所有人都要作答,但被试只有一位。被试本来很坚定自己的答案的,但是当所有人都说答案是B的时候,他便动摇了,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所以即便是成人,如果当所有人对自己的评价都跟自我评价有出入后,你自己是不是也有点开始怀疑人生。
没有人愿意被毒舌,没有人愿意被消极标签化。人的一生很宝贵,如果可能,没有人愿意因为你的评价花时间去向你证明自己,而是花时间在他觉得值得的美好的事情上。所以,当我们期待自己被世界温柔以待的同时,我们也要学着温柔对待这个世界。毕竟,如沐春风是一种很棒的感受,心想事成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