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颁奖礼的第二天,我去看了最新出炉的电影《三块广告牌》。它是金球奖(获最佳电影、最佳剧情、最佳女主、最佳男配)和奥斯卡(最佳女主、最佳男配)获奖电影。整体感受这是一部人性丰富、编剧巧妙、耐人寻味、充满黑色幽默的文艺好电影。
一开场,电影干脆的把主要矛盾摆上银幕。女主角Mildred的女儿被奸杀,当地警方7个月没抓到凶手,Mildred租用了女儿被杀地废弃的三块广告牌,质问警局局长:到底怎么回事?还没抓到凶手?强奸致死!一片荒野,三块巨大的红底黑字广告牌,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迅速把观众带入剧情——到底谁杀了她女儿?
如果这部电影的铺设以找到凶手为目标,则太平淡、太老套。好电影的特点是,围绕这一主要矛盾延伸出一系列矛盾,剧情高潮迭起。
先说说警局局长。我一开始以为局长确实如老妇人所说不作为,但镇上的人民都维护着局长,连神父都出面帮他说话。局长和老妇人在她家门前秋千上做了一次谈话:他已经尽力了;DNA不匹配;有时在若干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就破了案,而这之前是漫长的不成功;而且他患了胰腺癌,生命只有几个月了。我的心理天平开始倾向局长。但老妇人丝毫不买他的帐。正当我以为他俩还要继续纠缠下去直至水落石出时,局长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电影的第一处高潮。他优雅的和世界告了别,妥善安排了生命最后一天,还支付了老妇人下个月广告牌的租金,留下给妻子、老妇人、下属警员的三封信。他活得有尊严,死得也有尊严。
这一对主体矛盾瓦解了,电影接下来怎么进行?话说局长的自杀给下属警员Dixon沉重打击,他本来就是一个浑浑噩噩、懒懒散散、满口粗话、歧视黑人的不称职警察。局长死后,他更是暴力执法,到处打人,最终被新来的黑人局长解雇(电影的讽刺意味)。而另一条线索上,广告牌被烧,老妇人深夜纵火警察局报复。她没想到的是,警局着火时,Dixon正在里面拿着手电筒读着局长死前留给他的信,信中交代了Dixon的家庭、问题,但更多的是警长对他的关爱、提醒、期许。看到这里,观众对Dixon多了一些了解,我心里的天平也渐渐向他倾斜。当Dixon从着火的房子跳了出来,怀里揣着的是老妇人女儿的案件档案。不由让人心里一惊,小混混也有责任感的一面。
寻找凶手毫无线索,老妇人还在不断的制造麻烦。Dixon一日在酒吧无聊饮酒,偶然听到两个人的对话,其中一人描述了奸杀一名女子的过程,他迅速警惕起来,怀疑这就是凶手。他先是记下了嫌疑人的车牌,然后主动挑起祸端,为了获取DNA,抓破了嫌疑人的脸,当然被痛揍了一顿。第二天,Dixon带着旧的烧伤、新的打伤,告诉了老妇人新的希望。在和局长谈话的同一地点,老妇人对Dixon说了“谢谢”,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如果你以为凶手找到了,电影大功告成,又错了。此人的DNA和凶手不匹配,他不是此案的凶手。Dixon打电话给老妇人,对结果很抱歉,他留下了眼泪。但是Dixon了解老妇人的心情,说此人虽不是本案的凶手,但是个强奸犯,根据车牌信息,人在爱达荷州。妇人立即表示第二天开车前往,并同意Dixon随行。路上,老妇人向Dixon坦白了纵火罪行,说自己就是害Dixon毁容的罪人。Dixon淡淡一笑:“除了你还能有谁?” 老妇人露出了整部电影中唯一的笑脸。我想此时,她和自己和解了,也和世界和解了。两人都不确定是否真的要把这人干掉,准备在路上做决定。电影在这里剧终。
凶手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在寻找凶手的过程里,电影塑造了每个角色复杂的个性。观众一开始为老妇人的不幸遭遇悲伤,然后为她的勇敢、坚韧、不妥协、不放弃点赞,可随着剧情的推进,也看到了她暴力、粗鲁、不留情面的一面。但是谁能不理解一位女儿被奸杀的母亲的挣扎,甚至近乎疯狂的行为呢?在老妇人眼里不作为的警局局长却是镇上受欢迎的好人,家里的好丈夫、好父亲。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完美人设会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可他留下的三封信却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催化着老妇人的柔软和Dixon的正义。Dixon则从那场大火里脱胎换骨。
所以,世界不是你看到的样子,世界仅仅是你想看到的样子,两者之间有距离。如何让自己看到的世界接近世界原本的样子,需要不断与自己和解,和自己和谐,少带有色眼镜,带着好奇探索他人和世界。愤怒会让自己拧巴,进而和世界拧巴,就会招致更多的愤怒。这是我对电影的解读。
这部电影从导演、编剧、演员,堪称世界一流水平。用高晓松的话说,能量密度大,看得过瘾。可惜通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放映,而加盟艺联的电影只占了全国影院5万块中的7-8百块,所以排片甚少,但这不妨碍我喜欢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