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里查了一下,“天花板”的基本含义是房间内部顶上的衬料;上层楼板的底面。而现在天花板是一个网络用语,是指到顶了,程度非常高,几乎不能被超越。引申含义 指到顶了,程度非常高,几乎不能被超越。引用示例 比如歌手天花板就是最好的歌手。如果不是公认的不要随便用,天花板=最高级的意思。我今天要写的内容就是老师要警惕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天花板”。
上周听了一节语文课,那位语文老师是教了十五年的老教师,按道理教了这么久应该在教学上有两把刷子了,可我听的这节课却颠覆了我的认知,老师上课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满堂灌状态,学生被灌得直呛水,一节课40分钟,老师高密度地在讲解课文,详细得连文中一个标点都不放过,学生被动地坐在那里听,就如专家开讲座一般,我坐了40分钟感觉受不了,腰酸背疼,学生也听得晕晕乎乎的。一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如果在学生那里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就好像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就就变成了不会运用的”死知识“。我想那位语文老师拼命教,拼命讲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却没有讲究方法,如何让知识如涓涓细流,注入学生的头脑里,这是大有讲究的。
在评课时老师一味地强调这个班学生的基础太差,一提问班里一片寂静,谁都不举手,师生互动不起来,我只好唱独角戏罗,不然完不成教学任务。执教老师的理由令人深思,素质教育提了那么多年,2022版的课程标准更加前卫,提出了核心素养,任务群、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我想,这位老师听到这些可能会更晕吧!这些新概念一个也没听过,更不知道要如何去操作了。语文教学滞留在学生发展的后面,教师主要教的是学生借助参考书都能自学会的知识,难怪许多学生感觉学习索然无味了。
老师在评课时说:我班的学生基础差,太深的知识他听不懂。好一句太深的知识听不懂!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老师自身可能对知识领悟理解得不透彻,自己还没有搞清楚,更讲不清楚了。所以只好讲一些浅表层的知识。如果老师通透了,学生就容易明白。郝晓东老师曾带领一群小学六年级孩子,每天6小时,连续20天共读《苏菲的世界》,孩子们读得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入门书,我们大人读起来有如云里雾里,学生为什么会读得如此有兴致?我想这缘于老师对这本书有透彻的领悟。教师领悟后,就知道如何把抽象的哲理与儿童生活融会贯通,让其领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的高度。
教学要着力于”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创造、开辟出来的。维果茨基说过:“儿童在成年人指导和帮助下演算的习题的水平,与他在独立活动中便能演算的习题的水平,二者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由此可知,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通过有价值的提问、触碰到问题之间的交集点,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从而开辟一个新的认知领域,这才是教师成长该有的模样。
教师的专业要成长,不能只读一些教学参考书和浅显易懂的教学类杂志,应该要根据自我知识缺陷,潜心研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及学科理论书籍,只有教师构造自己合宜的“大脑”以及“思考方式”,拥有自己独特的阅读地图,才能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
教师,要警惕自己成为学生成长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