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溯源:不得不说的历史(一)
人们都说张姓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多是一个方面,历史悠久又是一个方面。书上有“张王李赵遍地刘”说法,把张姓列在诸姓之首,就说明一个问题:人多。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专家考证,张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分布广泛,尤其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最多。
张姓起源,可追溯到远古传说时代。唐朝有个林宝的人,写了一本《元和姓纂》。书中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史记•五帝本纪》里面又进一步做了解释: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又说:帝颛顼(公元前2514—公元前2437年)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由此可知,青阳就是玄嚣,青阳所居之江水,东汉时期有个应劭的人,在此批注“古江国也”,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大林乡涂店附近。
青阳儿子挥,号天禄,与古帝颛顼同为黄帝之孙,生活在同一时代,他担任的“弓正”之职,是监督管理制造弓箭的官职,应在颛顼之时,活动地点在颛顼都城(帝丘)一带,帝丘在今河南濮阳附近。弧星即弧矢星,共九颗,在天狼星东南方向,其中八颗星如弓形状,一颗星像矢,在大犬、船尾两个星座之间,与上弦的弓箭极其相似。挥公经过许多夜晚观测,从弧星形状受到启发,研制成弓箭,成为人们打猎的主要工具。
这项发明,对原始社会来说,是一项非常杰出的贡献。
因此,黄帝赐张为姓。张挥便是张姓始祖。张,字本义为弓上弦,引申为开弓,与官名弓正及星名弧,有着密切联系。
挥公仙逝葬于帝丘,帝丘是挥公的生长地、受封地、得姓地。帝丘(即濮阳)有挥公像:手持弯弓,身挎利箭,目视前方,威武雄壮。基座四面有线描图案,记述挥公功绩:始制弓矢、射猎鸟兽、迎战共工、颛顼赐姓。
南宋人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书中,认为林宝等说法“非命姓氏之义”。他的观点是:晋有解张,字张候,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候之字以命氏可疑也。这句话的意思:张姓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系晋国大夫解张子孙,以其字为姓氏。解张即张候。这个说法显然有误。西周宣王时,有位卿士姓张名仲,以孝著称。说明在周宣王之前就有张姓,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解张,只是张仲后裔。关于这个说法,《新唐书•宰相世系》有明确文字: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后裔事晋为大夫。张候生老,老生趑,趑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文中提到的三卿分晋,是指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的事情。
韩国初建都平阳,在今山西临汾西南金陵一带。正式建都阳翟,在今河南阳翟一带。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又迁都新郑。韩国于公元前230年,被秦国所灭。所以,张氏在战国时期,主要在河南境内繁衍生息,之后又从河南走向全国。据《新唐书》与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张开地任韩相,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良)字子房,汉太傅、留文成侯。(良)生侍中辟疆与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金(大司马),金生千秋(阳陵公乘),(千秋)字万年。千秋生嵩,嵩生五子:壮、赞、彭、睦、述。壮生育,育生裔,裔生皓,(皓)字叔明,后汉司空,世居武阳键为,即如今四川彭山。皓生宇,北平范阳太守,避地居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方城。宇孙肥如侯孟成,生平,魏渔阳郡守。平生华,(华)字茂先,晋司空,壮武公,(华)生二子:伟、韪。伟,字彦仲,散骑侍郎。生兴,字公安,太子舍人,袭壮武公。生次惠,宋濮阳太守。二子:穆之、安之。安之之后,徙居襄阳,今属湖北省。韪,晋散骑常侍,随元帝南迁,寓居江左,六世孙隆,太常卿,复返河东,后迁居洛阳。
张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支脉众多,有许多名门望族。《广韵》列出张姓郡望十四个: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键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张氏族谱》则有“四十三望”之称,除以上所列,还有太原、修武、上谷、荥阳、平原、京兆、河东、始兴、冯翊、魏郡、郑州等。
分布各地的张氏,“大抵皆留侯远裔”,留侯指张良,都有分支始祖迁徙原因。
如,现在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过去称河东。这里的张姓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叱子,叱子在隋朝时任河东郡丞,自范阳徙居河东猗氏,传四代有张惠贞,唐玄宗时任宰相;嘉贞之子:延赏,唐德宗时任宰相;延赏之子:弘靖,唐宪宗时任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广东韶关东南莲花岭,过去属曲江县,这里的张氏,同属晋司空张华后裔,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韶州曲江,传三代有张九龄,唐玄宗时任宰相,天下谓之曲江公。
陕西大荔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字文纪,东汉时任文陵太守,曾孙翼,字伯恭,任蜀冀州刺史,子孙自键为徙下邦,传至德言,生策,策生仁愿,唐中宗时任宰相。
江苏苏州,过去称吴郡,这里的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字选公,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裔孙:显,任齐庐江太守,传七代有镒,唐德宗时任宰相。
河北清河县东北,过去是清河东武城,这里的张氏,是汉氏留候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弟协,生魏泰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至彝,为北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传四代有文瑾,唐高宗时任宰相,文罐弟文球之子锡,武后及温王时任宰相。
河间张氏,今属河北,为汉常山景王张耳之后,世居莫山,裔孙文蔚,唐哀帝时任宰相,张溶于唐昭宗时任宰相。
过去的中山,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定县,这里的张氏,是汉北平文候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青孙行成,为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宰相。
魏郡张氏,即现在的河南安阳,世居繁水,青孙大安,唐高宗时任宰相。
汲郡张氏,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卫辉,世居平原,青孙镐,唐肃宗时任宰相。
郑州张氏,青孙亮,唐太宗时任宰相。
安定乌氏张氏,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平凉西北,出自张耳第十五代孙烈。
敦煌张氏,为魏金吾将军张恭之后。
据《三国志•魏志》与《读史方兴纪要》记载:魏国名将张辽,本姓聂,后改张氏,世居马邑,成为大姓。此处“世居马邑”,是不是下文提及的马邑,因没有可靠资料,不敢断定,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世居南蛮酋长龙信那,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由改姓、赐姓形成的张氏,为原本兴旺发达的张姓,增添了新的属员。
张氏从中原迁往福建,始于西晋末。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记载:晋代从中原入闽共有十三姓,其中第三为张氏。唐代时又两次入闽,一次是唐高宗时期,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到福建南部平乱,率领五十八姓七千将士,后留居福建漳州落户,其中可考的有:分营将张虎(伯纪)、张龙,医士张光达,队正张来、张本仪等。另一次是唐僖宗时期,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领二十七姓五千人入闽,有固始人张睦随从前往,居古田梅溪,累封梁国公,葬福州赤塘山。还有固始人张延齐等兄弟三人随从前往,居泉州惠安、安溪等地,支派甚多。
福建张氏,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于宋末分支广东梅州、蕉岭等地。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闽、粤张氏有不少人渡海到台湾。据文献记载,有同安人张灏,任郑氏兵部职方司部中,其弟张瀛同时入台,后留居台湾。还有郑氏部属张阿春、张祜,也世居台湾,以农为生。清朝占领台湾后,又有张滥、张茂、张振葛、张达京、张方高、张附春、张启宁、张仲和、张春始、张嗣征、张征扬、张济伯、张楚伯、张春仰、张必荣、张德正、张大满、张孝恩、张国俊等移居台湾。现在,张姓是台湾第四大姓,约占台湾总人口5%。
清末开始,闽、粤、台张氏远渡重洋,去海外求发展,谋生存,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国、英国、法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还有香港、澳门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