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电影院走出来,我莫名对《无问西东》的很多镜头感觉非常震撼,看了网上的影评后发现,发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
虽然网上有很多对《无问西东》的骂声,有说《无问西东》情节混乱的,也有说故事没讲好的,更有人吐槽:李芳芳是谁?
不说不知道,一说你下巴都要惊掉!
《无问西东》的英文译名为:Forever Young,2012年杀青,为了清华百年校庆献礼,由李安的师妹李芳芳执导的剧情片。
看到“Forever Young”很多人会不自觉把《无问西东》和冯小刚的《芳华》相比较。觉得不过又是一“致青春”题材的电影而已,觉得不过是把一代人的芳华变成了几代人的芳华而已,觉得不过是把原来的一个坛子的酒换成了四个坛子装而已:
味道都一样!
虽然题材都是青春题材,但是,青春不应该是永恒的主题吗?每个人的青春故事都不一样,差别大得也总是匪夷所思,更何况电影尺度的青春?!只会更令人震撼!!!
其实《别问西东》这部电影,它有自己很深层次的主旨,因为Forever young,何必问西东?无问西东,只问内心。就如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说:这世上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内心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同情。
而《芳华》单纯讲的就是咱们爸妈那代人的青春。跟《无问西东》差别大了去了!《无问西东》拷问的是人生的意义,重视的是活在当今节奏下的平和和幸福!
前些天在朋友圈就有文章说《无问西东》是一部封禁3年的片子,至于为什么会被封禁,鬼才知道,相应部门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事。我对封不封禁没多大兴趣,唯一影响到我的可能是这部片子我没看过,但又不掉块肉!
话说回来,这还真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没看太可惜了!!!有个细节不容忘掉的是:这是一部清华百年校庆献礼。
在电影中,导演算是把清华体现得淋漓尽致了。清华本身就是一条在明显不过的空间线了:
1923年,吴岭澜在清华;1937年,虽然吴岭澜转到了西南联大,但西南联大也包含了当时的清华;1962年,王李陈三人发生的故事发生在清华;21世纪,张果果的故事虽然地点不主要在发生清华,但他居于北京呀,片中还有他在清华园跑步的场景呢!
上面我有说到,这部电影有一个很明确的主旨,就是:无问西东,只问内心!其实整部电影本身就有一根主旨线。
整部电影的主旨线非常清晰,正如其名:因为Forever young,所以何必问西东。
1923年吴岭澜为了寻找人生的意义所在,最终遵从了内心选择,放弃了擅长的理科,选择了对于文艺的渴望,并在西南联大为西南联大的学生们朗读了泰戈尔的诗句。
沈光耀恰巧是吴岭澜的学生,吴岭澜读的泰戈尔诗句深深感染了他的学生沈光耀,于是沈光耀最终也遵从了内心的决定,选择了为国家效力,参加了空军。在当空军期间,沈光耀因为经常为一小镇空投物资,养活了小镇孤儿陈鹏。
陈鹏恰巧因天资聪颖考上了北京的清华,并合王美佳相恋,同样出于内心的坚持,陈鹏回去找到并救活了王美佳,还教育了李想一番:“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李想带着对王美佳的愧疚去了边疆,在执行任务时,他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用生命的代价救活了一对夫妇。
21世纪的张果果就是这对夫妇的儿子,在清明墓前因为听了父母讲述恩人的事迹,选择了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拒绝了和Robert的肮脏交易,并负担起了抚养四胞胎的责任。
这就是这四个时空的主旨关联!
最后,有必要说一下这部电影的时间线。
1923年的吴岭澜收到梅贻琦和泰戈尔的影响,由理转文,并于其后跟随前往西南联大。在一次飞机的轰炸中,一不小心遇见了沈光耀。
1937年出场的沈光耀于吴岭澜之后加入了空军,因为常常为一个西南小镇空投物资,而养活了一岁时才被捡来的陈鹏。
1962年,陈鹏顺利考上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他认识了两个特别要好的同学:王美佳和李想。经过一系列变故,李想之后去支援了边疆,在一次灾难中,李想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救了一对夫妇,而这对夫妇的孩子就是21世纪的张果果。
只有知道了这些内容,才有资格去吐槽情节混乱,故事没讲好!不是扯犊子吗?
讲得那么好!能把四个时空的故事串起来一起讲,还要有主旨线,时间线,空间线,还要把近万张历史照片翻出来,把人物的形象位置都按照片上的一一对好,在难度上就跟《芳华》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
只记得出影院时,一个哥们说:“我周围的人都哭了!”如果故事讲得不好,会有那么多人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