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
爱与自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写读书笔记目的:读了一本书不管是深入阅读还是浅显浏览都希望留下一些痕迹,不会再次拿起这本书只觉得熟悉,方便以后回想或者给心灵一个参照。
之前自己基本上不会为一本书来写自己的感想与收获,但这本书确实引起了我的兴趣,本来读这本书也是想深掘自己性格懦弱及缺陷的地方的成因,解答这么多年来对于原生家庭的疑惑,抑或是找到解决原生家庭问题的方法。但,完全读完以后,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自己感觉更多的是了解到配偶关系对于子女心理的影响,并没有深刻有效地提出解决办法,交给我们这些受害者应该怎么去克服伤害的影响,更多是言简意赅的描述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孩子、处理关系,只能找到起因,实用性并不太高。不过,书里的很多观点倒是刷新了我的认知,比如:
“在‘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婆媳关系是谎言,本质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是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等等。
读第一篇文章的时候,事实上内心是有些抵触的,感觉作者有意无意地将所有心理上的缺陷都归咎于原生家庭,似乎一切不好的结局都该由原生家庭来认罪,这个锅会不会背的有点太过沉重了?于是,我带着些许怀疑与偏见继续读下去,发现的确,有迹可循。
全书最多凸显着看到“感受”、重视“感受”。
以下是对于书中观点的提炼与总结和部分引用,方便日后自省与学习。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亲密的人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试图将其一直当作“理想父母”
学会努力做一个“好的客体”,并珍惜对方这个“好的客体”
多去倾听,多去沟通交流感受;少出主意、少评价
大多数时候,别人只是借“问题”来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没在别人的处境中,没资格来评头论足
懂得家与工作的分区,家中只谈琐事与感受,不拿工作中方法对待家庭
家庭中居第一位的,应是夫妻关系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内在婴儿”练习中:“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好的反应会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对方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毁”。
孩子从出生之时就有感知,只不过认知有阶段性
不让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产物,倾听感受,还给自由
乔布斯:“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的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成熟分离,做个温暖的过客、点烛者
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
父母相爱、和谐平衡,关系优于其它关系,孩子会在他应在的环境里安心做一个快乐的孩子
不在孩子面前嘲笑另一方,孩子也会去效仿嘲笑、看不起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在乎他的感受,而不将个人意志强加给他,不过多干预,进行“挫折教育”
“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对待孩子在于心,在于灵魂,而不在于物质
作为父母,丰富自己的生活,“密不透风”的爱会让孩子窒息,源自于自己的自私,不想与孩子分离,要活出自己的生活,不过于关注孩子,让孩子发展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成长问题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精神分裂的发生启示:“‘看见’痛苦者的痛苦感受,确认真实性,不粗暴地进行评判,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向过去的痛苦说再见,并正视它
“青春期典型的特征:莫名的忧愁”
要有情感方面的链接,而不是只“听话”
成熟的父母在孩子确实有情绪需纠正时,不会第一时间去处理,而是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利用恰当的时机,在孩子自然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
不要将自己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多考虑他们的人格成长和心理需求,否则引起双方焦虑
“三岁前,妈妈尽可能亲自带孩子,不能与孩子有长时间分离(超过两周),并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这样一来,孩子才能形成所谓的安全感”。
“嗜考症”:趋害避利的行为,如果是外部评价系统造成,需进行干预。建议:①不能只根据成绩好坏奖罚孩子(学习动机会变得不单纯);②考砸时,给予理解而不是责骂;③不让学习成为唯一任务;④不把爱好当成任务。
“好的沟通是健康家庭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对父母表述自己的情绪和不满。适当地对孩子放手”。
高考减压,而不是试压。最重要的是活的快乐
父母真诚地和孩子一起面对高考失利
不带消极情绪和孩子谈话,不伪装成受害者的样子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不用自虐去逼迫孩子
其他篇章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
父母之间的问题,不要拉孩子来参与
看到存在,让孩子获得存在感,不然以后会很在意外在的评价
“勇敢投身于外部世界,让丰富的事情激活感受能力”
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
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是很深刻的,会不由自主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理解自己心理缺陷的成因,但对于本书只是初步简单的阅读,并没有深刻去理解剖析,此处只作为读书笔记,感悟日后慢慢完善。
日后笔记出发点:
书中有趣的句子,比如“丈母娘推动了房价”
掺杂自己的经历感受
不同年龄阶段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