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嵩的《宇宙之大》中有一句歌词:宇宙之大,每个生命,都在孤寂。
那个有一头金黄色头发的小王子是孤独的,虽然只有他的玫瑰懂他,可惜玫瑰不会说话。贾平凹先生在慨叹作家三毛的死是死于天才的孤寂,我当时想到了海子。海子是孤独的,天才诗人的孤独,没有人可以理解他。在《愿人生从容》一书中,贾平凹先生认为“大凡世界上进入了大境界的人都是孤独的”。好像是也好像不是,因为像我这样的没有进入大境界的人也是时常会觉得孤独啊。只是我们孤独的程度和内容不一样而已。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孤独,但对待孤独的方式也不一样。
自从今年看书开始以“一个作者,几本书”这种方式(就是找到一个作者,会接连看很多本关于他的书)以来,觉得比以前那样随随便便胡乱看书更有意思了。不仅大致知道自己读过的每一位作家的写作特点,知道自己喜欢看哪种文风的书了,对一些问题思考的也较为深入了,会用联系的方法去看待一个问题的异同。而且慢慢有了自己喜欢的作家。
喜欢的作者很多,贾平凹先生是其中一个。下面就来说说我为啥喜欢咯。
1、他是一位智者,很达观
读《手术》一文,发现先生很乐观。一般人生病的时候不是在病床上无病呻吟怨天尤人就是对着天花板胡思乱想着是不是已经走到人生尽头了。而贾平凹先生面对生病做手术不但没有抱怨自己的不幸,反而还怀有一种感激的心情。因为对于一向喜静的他来说,这样清静闲来无事的日子真的来自不易,可以用来思考感悟人生呢,何来厌弃?不然先生怎么会有“每生一次病,就如读一本哲学书”这般乐观的心态呢?我们就应该这样,以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一切,会有好的,也会有不好,生活中的事该来的还是会来的,既然不能躲避,忧虑没用,那就只能面对。
2、他是喜静的文人,很从容
经常有人会把孤独和独处当成一样的概念,其实不是,喜欢安静独处的人并不一定孤独,内心孤独的人也会是那种整天忙于社交的人。
之前看村上春树的《当我在跑步的时候我在想什么》,知道村上是一位喜欢独处的人,有着安静的性情,坚持跑了那么多年的,大多时候就是一个人跑的。喜欢独自一个人待着,能一个人做的事绝不会两个人一起做。现在知道多了一个这样的人,贾平凹先生也喜静,特别是除了伏案,独爱玩赏他的藏物。什么石狮子什么古土罐什么奇奇怪怪的丑的石头,他都喜欢收藏着,确切的说,只要是一切与中国历史文化有关的古物,贾平凹先生都喜欢吧。认为万物都有灵魂,喜欢和一屋子的藏物对话交流,即使它们都不会回答都没关系。特别羡慕作者的心境,对静物都能赏玩到一定境界。最怕别人来敲响家门,更不愿去赴酒局,就是心里有着这般自在,才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独自穿行。
3、他是乡土气息的作家,很真实
贾平凹先生用了很多笔墨来写他的出生地和西安,从作者笔下才知道,原来西安这座城市这么特别,有着浓厚的中国历史文化魅力,它曾是十三个王朝国都的历史见证人,亲眼目睹了唐朝的开元盛世呢。原来人们说的“西有罗马,东有长安”中的“长安”指的就是西安啊。先生写到,进入这个古城,就突然感到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一条街巷,每一处地方都充满着历史文化的气息。在西安,会看到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有皮影木偶,会听到在别的地方听不到的秦腔。这些物质文化,总有人在传承,也总有人观赏。只有这样一座历史古城,才养着这样一城文化人。而作者是如此深爱着这座城,以至于坦言百年之后躯体要葬于此,其灵魂要游荡在这座城的上空。是如此深爱脚下这片西北土地,才迫切笔椽大开,所到一处并要记录这个地方的人和事。
4、他是有趣的行人,很自在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
吃酒只备小盅,小盅浅醉,能推开人事,生计,狗咬,索账之事。
出游踏无名山水,省却门票,不看人亦被人看。
与人交,淡,淡至无味,而观知极味人。
。。。。。。。
字里行间透出作者在平日生活的有趣,一种自在的人生态度。
越来越觉得生活是来体验的,快乐是一天,忧虑也是一天。安静是一天,闹腾也是一天,所以,喜欢自己的生活是有趣的,所以即使现在的读书生活大多数是平静枯燥的,还是会找出那么一点乐趣,来抚慰这颗日渐散失活力的心。
读来,我们每每感受到生活在现代繁华都市里的青年男女那无可救药的孤独、无可排遣的空虚、无可言喻的无奈和怅惘。这段村上春树的文字无疑将我们生活的现状描述地很透彻。人生就是这样奇怪的,要经历很多芜杂繁乱的情绪,孤独只是其中一种。
孤独虽说是生命的常态,但一定不是人生的固定状态。你可以孤独着,也可以像贾平凹先生这样自在。当你觉得自己很浮躁时,不妨停下来看看贾平凹先生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