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作了笔记并不是终点,而恰恰是另外一个行动的起点,而这个行动就是审查,回顾你做过的笔记。
缘由
在讨论回顾笔记的方法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探讨下其必要性和好处,毕竟,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为什么要抽出宝贵的时间来作这个?
强化笔记索引在你大脑中的地位
之前的文章里我们一再强调不要刻意在大脑里存放事物的细节,而只需要记住其索引即可。但是即使是索引帮我们减轻了大量的记忆负担,但它也是记忆的一部分,长期的置之不理依然会失去大脑对其的关联。即失去了对其的检索能力。很可能下次你又得重新来一遍之前走过的道路。所以你需要定期地翻看你的笔记,审查其中的内容。刷新自己大脑里的闪存,除了强化大脑里的索引,虽然一再强调不要把细节放在大脑里,但如何能顺带记住一些常用的内容,从而省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翻看笔记。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减轻笔记天然的滞后性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人的思维也是一样的,所以你的笔记相比较你的思维是必定存在滞后性的。笔记中记录下来的只是当时那个时间点你的想法。伴随着新知识的接受以及更多的思考,对于同一问题你的看法肯定会更加深入,甚至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这些东西当然需要反应到你所作的记录中。
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上一小节说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会变得更加深入和透彻。此时和书上的记录(也就是你之前的理解)进行对比,必然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比作为人类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我们没有道理不使用它来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这里举几个例子:
1. 上一篇如何做笔记里的索引和实现的位置其实并不固定,很可能当时你认为的实现处随着以后阅历和经验的增加反而会出现索引和实现位置的对换,另外还很有可能出现再次增加索引位置的情况。
2. 定期复盘时你就发现很多意思的现象,例如人类的思维是连续的,你的某些想法会一次次出现在你的大脑里,而之后的思维会被它影响。该怎么处理你自己决定 。
3. 其实记笔记也是一种把目标进行切割,放小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是无意的,最终复盘或者合并时才能看到它们共同指向的目标。而且很可能出现的一种模块化的现象,就是一个笔记要点充当了多个笔记的组成部分。
亡羊补牢
人脑的容量是有限的,而世上的很多事情又是彼此联系的,可能你在处理并记录某件事时因为遗忘等原因而无法将其和另外一件事联系起来,那么回顾笔记会给予你一个亡羊补牢的机会。
换个层次看待问题
平时作记录时你所做的工作相当于关注细节,而当你回顾审阅你所作的笔记时则相当于从大局上概览,关注点的改变会让你发现许多你在首次记录时绝对无法发现的联系和问题。而这,非常类似于软件开发领域的结对编程,只是两人变成了一人,并行变成了串行。
相关的要点
1.整理的间隔时间不要太长。最好养成定期的习惯。例如每天,每周,每月等;建议穿插使用,毕竟当时间线拉长后,某些规律才会出现。而每天的回顾(整理)确保尽量少的信息丢失。
2. 不要轻易进行删除操作,可以以删除线代替。之后的想法不一定比之前的想法要高明,让它们共存,留给时间去检验。
3. 慎重与果断,发现问题时要慎重,仔细检测是否真的是个问题;确认问题后要果断,移除该笔记,移动笔记的位置等方法,只要能达到预期,务必马上开始行动。
总结
1. 做完记录并不是终点,恰恰相反才刚刚开始。如果按十分制,作笔记占两分,剩下的八分得全给回顾(整理)笔记。笔记是宝山,而回顾(整理)笔记则是挖掘宝藏。守着金山过穷日子,没人愿意干这种缺心眼的买卖吧。
2. 没有所做的笔记,回顾(整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而不进行回顾(整理),这池子水就会慢慢腐败变质。
3. 在回顾(整理)这一点上本人做得非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