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12月13日
内容:《名师的阐释与三个第一》
授课人:成尚荣先生
名师阐释
1. 名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先生“
”先生回来“,山高水长:于漪老师、李吉林老师、洪宗礼老师
于漪老师:
讲话不打稿←来自于中小学语文老师的培养
阳光下看描红的字帖→感受汉字的美
两句话,一句话是“一辈子做教师”,另一句是“一辈子学做教师”。两句话的追求不同,第一句话指的是教师的职业;第二句话是说教师是门大学问,要一辈子学习,向孩子们学习。
李吉林老师:
提出“情境教学”,孩子们是在情境中学习的。符号的世界远离了生活,于老师要将符号的世界与鲜活的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情境教学”;后来又发展出“情境教育”;第三阶段,提出了“情境课程”;第四阶段,提出了“情境学习”;第五阶段,提出了“脑科学下的情境学习”。
两个比喻:一个是“我是一个竞走运动员,脚踏大地”;另一个是“我是一个跳高运动员。眼前有一个标杆,这个标杆不断提高。“
洪宗礼老师:
第一座高峰:与大学老师一起进行”中外母语比较研究“。因此,有人说,他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学者。(我们能不能从教师转变为一个学者?)
第二座高峰:教材编写
第三座高峰:本身的母语教育
两句话:一个是”我从来都是把工作当作学问来做的“;第二句话”我要从讲台站到书架上“。(意味着不断读书,意味着他本身就是一本书。)
思考:我们该怎样成为一个先生呢?
先生的本质是什么?
先生首先应当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有知识就一定是知识分子吗?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知识分子呢?
知识分子,这个名称是怎样诞生的呢?知识分子这个名词诞生于俄罗斯。那些在酒吧里聊国家天下大事的人,被称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这个词语刚诞生的时候并不是一个褒义词,甚至带有贬义。
那么,怎样的人才是知识分子?
其一,知识分子要超越职业,关注社会,成为社会的良心,有社会的良知。教师要把自己的工作与社会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不能只关注考试,只关注升学率。否则,你肯定不是知识分子,不是先生。
其次,知识分子要关注正义,公平,获得意志的自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康德: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一个人自律之后,才能获得自由。)(黑格尔:大家都规范了,大家也都自由了。)
其三,知识分子是为思想而活,而不是靠思想而活的。“靠”缺乏一种创新的精神。
其四,知识分子总是处于一种创造性的、紧张的智力工作状态。(陈寅恪:我的书读完了,可是我的书是教不完的。我教书的时候凡是古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以前讲过的,也不讲。)(傅斯年:台湾大学傅亭、傅钟。)
还需要克服知识分子的弱点:
爱森豪威尔:
其一,爱夸夸其谈。
其二,知识分子的弱化。缺乏勇气。(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掉皮掉肉不可怕,分数掉了才可怕。恐怖!)
2. 名师应该是一个“道德教师“
名师应当是一个”发声者“。名师应当给这个世界发出点”声音“,这”声音“是文章,是著作,是我们的学生。
人临终的时候总会有一声叹息的。(精神灿烂)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当然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价值判断:道德判断的错乱,造成幸福观的错乱。
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
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
“道德教师”的内涵有三点:
一是,教师要有道德;
二是,用道德的方式展开教育的教师。道德的方式是尊重的方式,是尊重人的方式。严格要求时是否以尊重为前提。尊重是教育的起点,是道德的起点,是人性的起点。尊重是第一道阳光。
三是,结合学科特点进行道德教育。
3. 名师应当是一个反思型的“实践家”
实践者是凭经验教学、凭经验工作的。但只有经验是不行的,还需要理性,需要理论支撑。(野兔过于相信自己的脚印,结果被猎人捉住)(经验非常宝贵,但是经验也会让人做错事)
联合国“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生存),2003年,提出第五个支柱“学会改变”。所以,名师也要“学会改变”。要从实践者变为“实践家”。
怎样转变?
首先,通过反思。
其一,反思就是走向理性。
其二,反思就是走向实践智慧。
其三,反思就是走向事物的澄明。
其四,反思走向有根有据地说话。
因此,反思应当是名师的“第一品质”。
实践家就是能够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起来的人。
罗丹:从石头里长出灵魂。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
其次,通过读书。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你还在读,你又在读的那本书。
(昆曲: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好文章在孤灯下。)
卞玉芳:我有一张书桌,我要把书桌放在天安门上,心脏与祖国一起跳动;把书桌放在遥远的太平洋的一个孤岛上;把书桌放到南极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开发生命的潜能;把书桌放在帝国大厦的顶楼上,境界比摩天大楼还要高,山高人为峰(放开眼孔读书,站稳脚跟做人);把书桌放到巴黎圣母院,建构伟大崇高情怀;把书桌放到俄罗斯的庄园去,和俄罗斯的大文豪为邻为友;把书桌放回故乡的大地,获得一种乡情,一种乡愁(故乡不只是地理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
因此,读书,应当是名师的“第一生活方式”。
4. 名师应当是有教学风格的“领唱者”
名师的成长,一定要有一个“合唱队”,有“合唱队”才能成为“领唱者”。
合唱队,就是团队,就是集体,就是共同体。
合唱队需要“领唱者”,没有“领唱者”,合唱队的水平也难以提高。
“有教学风格的领唱者”意味着什么呢?如何形成风格?
从以下8个方面阐释:
-歌德:风格是艺术家所企求的最高境界。(风格,也应当是教育家,是名师所企求的最高境界。)
-雨果: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一把钥匙。(是走向未来的必须)
-余光中:风格多样,所以长寿。(风格既是稳定的,又是发展的。有风格,学术生命长青。)(没有风格是最好的风格。(针对的是大师、大家。随心所欲,不愈矩)
-吴冠中:风格是人的背影。(风格,是别人评说你的,是别人的评价。)
-法国著名博物馆专家布封:风格是关于人的。(风格是特殊的人格。塑造教学风格,首先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
-一个比喻:把风格比作一个长方体。(风格是一个整体性的表现,是整体风貌。所以追求教学风格,要从整体上把握。)
-风格是一把雕刻刀。(风格是需要不断雕琢,不断磨炼的。因此,对自己要严格、无情。)
-风格是一种修辞方式。(有没有风格,往往从语言、从表达上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