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的二十年

这篇文章是外公去世后家家(我们那喊外婆叫家家)亲笔写的,她托妈妈打印成电子版发给我,让我帮她修改了一些重复和不通畅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是家家这二十年的亲身经历很自己的感受,文章是以她第一人称叙述的。在我心中家家是一个了不起的又可爱的人,以后我一定会亲自写写我的家家

回首二十年

这二十年来,我的老伴从轻微偏瘫拄杖而行到重度偏瘫坐轮椅到全瘫似植物人样卧床不起;从性子急躁到精神狂躁到不认识人不能言语;从尿频尿急到大小便失禁到大便不通,小便尿血;从能吃会咽到吃不进吞不下......95年开始,老伴因高血压Ⅱ级相继摔倒,多次中风导致多发性脑梗最后发展成脑萎缩、脑痴呆。老伴还不幸患有三级冠心病,脂肪肝,肾衰。我一直没有放弃陪伴在他身边。回想起来,这一路充满心酸也充满爱的坚守。

一、我们的最后二十年

我是96年退休的,当时老伴还没那么严重,所以我还有幸帮儿女带了一年多的小孙孙。一年后他病情逐渐地严重了,于是我全身心地护理他。曾经一晚上为他接过38次尿,后来他彻底尿失禁了,我每天起床头一件事就是洗尿布。当时没钱买尿不湿,只能把孙子们用过的再利用。下雨天我必须生了炉子烧水泡尿片,烤尿片。中午和晚上还要洗尿裤子,满屋充斥着尿骚味,还好儿子儿媳从没嫌弃过。每天要忙到深夜12点过才能上床休息,赶上他发炎难受,他会痛苦地呻吟着,想睡个安稳觉都是奢侈。

渐渐他脾气变得很坏,还自私霸道(后来才知道这都是病的表现)。不想吃药就冲我发火、摔药瓶子、电视不让别人看、他的东西绝不让动,更有甚者有时会一阵阵地发狂喊叫,整夜整夜不睡觉,在屋里前门撞到后门,喊着要出去,闹得一家人都不得安宁。无奈之下我请来了精神科医生,医生告诉我说这是因多次中风伤了大脑神经所致,唯一的办法是要家人多跟他交流谈心。可我是个少言寡语的人,而且平日照料他也没有时间精力用来聊天,这可怎么办?为了缓解他的病和让家人安心,我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一本唐诗三百首解决了难题。每天我挤出点时间来与他一起背诵。孙子们放学了也同他一起背诵。连续坚持三年下来还真收到了效果,他渐渐安静了不闹了。

一个矛盾解决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有段时间老伴浑身瘙痒,整天不停地挠,皮肤被他抓的一块块的出血。我们急忙将老伴送医院治疗,可效果不佳,医生对我说:“我们尽力了,你另请高明吧。”我没有放弃,经护工介绍,出院后又找了皮肤专科看了病,开了很多药,也见了一些效果,但这病非短期能治好的。于是我那当中医的儿子借鉴经验研究了个药方配以穴位针刺疗法。同时我的工作量也大大的增加了。每天要熬中药喂他吃,早晚用还要中药水擦洗全身,再涂上药膏,数月后老伴的皮肤问题竟逐渐好转。我想再累,我的付出换来了他的痊愈也算值了。就这样,层出不穷地问题一次又一次出现,多少次的住院和抢救,我们伴随着一番番起死回生,一场场苦辣辛酸艰难的走过了前十年,在这里我要向所有抢救过治疗过我老伴的武钢总医院和二医院的大夫说声谢谢。

最后一次住院时,管床医生对我说:“像你老伴这种情况,只能是三分治七分养。”一语点醒梦中人,以前我们对此病太陌生,太过依赖住院的治疗了,十多年前儿子当中医也经验不足,而这些年他在行医道路上不断获得各方指点和努力学习,逐渐成熟起来,我想我们应该靠自己承担把这个担子。我当机立断,让开诊所的大儿子一家住进来,方便与我一同照料他的老父亲。从此,“三分治”就由大儿子负责,“七分养”就由我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曾为我老伴治病的大夫都是我大儿子的老师,我要衷心地说一声谢谢。)儿子会定期给老伴打营养针和消炎针,有时还得配合穴位针等多种手段来控制病情发展。除了口服药遵照医嘱在医院开,老伴就再没住过院了。老伴在家疗养期间,我也跟儿子学会了打针,配药,量血压等技能,还买了许多有关书籍进行学习钻研再结合在养生节目和报纸上学的知识,大胆用于实践,改进治疗方案。比如老伴尿血了,儿子的办法是每月打三天消炎针,我认为如果长此下去,对身体不利,改用食疗来调节。

总之,我的身份从妻子到保姆到护士,最后甚至像母亲一样细心耐心周全的关爱他,照顾他。他吞不下药片我会打碎了来喂;他吸不动吸管喝水了,我就用勺子一点点地喂;他吞不了饭了,我就把食物打成糊状,还买来虫草胶囊给他连吃了三年。我一直无怨无悔的守护我的老伴,因为其实老伴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还记得有一次,我病倒了,那时候老伴虽已中风,还没有完全失去行走能力,他拄着拐仗一个人偷偷到医院去看我。我很惊讶,我说:“你怎么来了,腿脚不方便,别摔着了。”他说:“我要来看你,我要来报恩唦!”一句话令我热泪盈眶。后来老伴渐渐不能出门,渐渐卧床不起......我们金婚那年,我写了十二首歌,其中一首我天天唱给他听,有一天早上给他洗脸时,我又一次唱:“你躺在床,”他马上用颤微的声唱出下半句:“我含着泪。”我吃惊的看着他的嘴角分明挂着微笑,可眼里却饱含着泪花。我一时没控制住,抱着他痛哭了一场。原来我的苦和泪他都明白,他都了解啊!

于是在我和家人共同努力下,他的生命得以延长,平安的又渡过了十年。这些年来,我们附近与他患类似病的老人都相继走掉了,我的老伴成了小区的奇迹。一直到今年三月老伴才离世,他走的那么安详,那么平静。其实他生命的最后三个月里,我和大儿子几乎每周都要抢救他一到二次。我几乎天天睡不好,吃不下,总是提心掉胆,担心他撑不下去。我多么希望他还能多活一年半载,但人力非天力所为,终还是没能留住。斯人已去,屋里空空,我们的最后二十年划上了句号,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痛苦。

二、我这二十年

其实我的身体也一直很弱,是为了老伴才一直苦苦撑着。近三年中,我的身体每况愈下,在原有的胃炎、胆囊炎、支扩肺、气肿、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的基础上,终因过度劳累又添了颈椎狭窄导致的脑梗、脑萎缩和冠心病。曾经晕倒过两次被送到医院抢救。如今他去了,我又病倒了。孩子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现在大儿每天早上把打好的芝麻糊送到床边,晚上回来给扎针调理,其他几个工作之余都轮流回来陪我。当我精神状况好些时,孩子们会陪我到武汉三镇的新景点游玩,拍照留念,哄我开心。很想对老伴说,你放心的走好罢,儿女们都对我很孝顺。

回首二十年,总算坚持过来了。虽然没有大富大贵的生活,过的平淡而艰辛,但也算平安、充实,我仍然感到满足和幸福。

然而最初我却觉得很委屈,年轻时繁忙地工作、养育4个儿女从没闲过,退休了,别人能自由自在的玩乐生活,我的老伴却一病不起,这让我心里很是不平衡。虽然他不停的折腾,我从没怒过,他却总冲我发脾气摔药瓶子等,那时不知是病变引起的,一开始我想不通,他摔我也摔,每天深感苦恼和郁闷。后来我自省后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不能这么消极下去,为了孩子,老伴和这个家,我得挺住,从精神上先振奋起来。

首先,多和朋友交流,改变自己。于是我邀请几位同单位退休的老师,商量着成立一个红歌队,定期聚在一起唱歌,娱乐放松之余,聊聊天诉说衷肠,排遣各自烦恼。大伙听了一拍即合,从此便坚持了下来。开始是轮着到各家去,由于我老伴病重我离不开,大家总是定期往我这跑。十多年来,我们互相关心、帮助,共同分享,相处得像亲姐妹似的。

其次,利用报纸办板报,充实自己。我是《楚天都市报》的忠实读者,从“楚天”创刊以来从没间断过订阅。我想,除了给家人和红歌队的老师们看,把有用的知识剪报收藏外,还能再充分利用一下。我利用家住一楼的便利在墙外自己办了黑板报,把报纸上的养生知识,时事新闻等内容写到上面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坚持曾感动过为我们家送报的师傅,他偷偷请来记者采访我,我和老伴有幸第一次上了《楚天都市报》,那一期讲述了我和老伴多年相守的故事,成为了我们的纪念。平时邻居们总鼓励我,也有人同情我不容易,为大家办板报我乐在其中,后来社区还奖励我一块新黑板令我十分感动。

再者,就是种花,陶冶情操。退休后,我开始种花,美化了屋后原本较为脏乱的环境也培养了自己的爱好。最初老伴还能来帮个忙,后来老伴病了就我一个人打理。我种花主要是供大家欣赏,也和邻居爱花者相互交换,赠送。当花开盛茂时,过路的人们总会驻足观赏,赞不绝口。每天早上,我在院里练功做操观赏花景。每周一、三、五的上午是红歌会活动日,歌友们就着院子里一张桌子、一壶茶围坐在花园旁,一起唱歌,谈心。鸟儿飞来了,喳喳的叫着,蝴蝶也飞来了,翩翩起舞,沐浴着阳光和花香,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正是得益于朋友们的关心、安慰和帮助,才让我有勇气渡过了这二十年难关。在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我也会尽力去帮助需要的人。就说说近三年中的几件事吧。我有一个老同事,因青光眼双目失明,其老伴也因脑梗有些痴呆了,虽不像我老伴那么严重,但人很瘦弱。一天她给我打电话说老伴又病了,几天没吃饭,起不来床了,儿女都不在身边,她很焦急,想让我儿子去看看。大儿子回来对我说,叔叔血压不高但身体太差,没法打针,食疗比较合适。我去同她商量:“你视力不方便,我去帮你办吧,放心!”她立马掏钱给我买材料。开始我晚上熬6个小时汤,一早就送过去,后来吃不了那多,改成每三天熬一次汤送去。我嘱咐她下面、煮粥都用此汤。老天眷顾,一个月后她老伴果然慢慢好起来,能吃饭了,能起床了。她非常感谢我,带着女儿送来水果、牛奶和一千元钱。我拗不过收下了水果和牛奶,那钱是无论如何也不收的。

另一个是我老伴80多岁的嫂子。从农村来女儿家住,突然重病住院了,检查结果是患有胆囊炎加结石且脓肿和黄疸。由于年龄太大医生没有开刀,让其回家进行保守治疗。于是她来找到我,我们妯娌关系太好了,她的事我不能不管。通过仔细翻书,还真找到几个食疗的方子。我综合了一下,让她女儿照方抓药并配以相应的食材熬汤喝,并嘱咐一定要熬6个小时以上,连吃三个月。不出所料,嫂子三个月后就好了,还能一个人城乡两地跑了。她很高兴,我也很欣慰。

还有我的亲姐姐。两年前因严重的骨质疏松,手脚都肿了,关节更甚,疼痛难忍。睡不着吃下的,去了几家医院都因其年纪大而拒收住院,让她回家好好养着。我去看望时,她对我哭诉说,医院都不收了,看来只有一死了。当时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我想,医院都不收的话,我也不敢让大儿子贸然接棒呀,还是搞食疗试试吧。我一边让儿子开了中药调理着,一边在家翻书研究食疗方。三天后配出了个方子,让其家人熬汤。中间我常去看她,根据病情变换些食材,三个月后有所好转,便把中药停了,只保持食疗。半年后,姐姐痊愈了,不仅肿消了,不疼了,还能上街去找牌友玩了。她逢人便说,这是我妹妹给我治好的。

其实以上这些例子都有碰巧的成分,不过食疗要想如此“碰巧”对症也并非那么简单,配方和食材要根据病人情况而定,也要动脑筋的。因此有人从此戏称我为食疗专家,我倒也很受用,哈哈,说明我帮助到了别人。

二十年来,我生活的重心都在老伴身上,生活的磨难没有打垮我,如今老伴离开了,我要更加坚强起来,在子女的陪伴下尽享天伦之乐,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金婚时候报社为他们拍了张合照,特意穿上了最好的衣服

报纸刊登了他们的故事

*我觉得这就是爱情,这就是亲情。其实家家写的很平实,很多心酸很多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根本想象不到。外公病倒后在家家的照料下坚持了二十年,可以说成为病友和邻里的奇迹,希望所有家里有老人的,都平安健康。 *

祝家家身体越来越好,我还要带您去四川玩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2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60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95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2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1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00评论 3 39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09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4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