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群里有位群友写了篇关《百鸟朝凤》有感,刚好中午我也看了,正好也说两句。
电影里,有一幕给我印象挺深的。唢呐班被请去给一家人家吹贺寿,本来吹的挺欢,谁知中途来了一队西洋乐队。而农村人觉得稀罕,不一会功夫,便全围了过去。唢呐班人感到无比屈辱,便决意要与之一斗,更厉害地吹了起来!结果引来一帮趣味低俗的无赖之徒的不满,一场群架,把唢呐班的家伙都全给砸了个烂!看到这一幕,我感到无比的熟悉,因为在我的家乡就是这样——红白喜事里,一队新奇的西洋乐队,一队貌似过时却又不敢舍弃的传统客家吹打班。若说二者何其的不协调,宁勿说二者简直就是相反!西洋乐队往往都是年轻的队员,大都不是本地人,每次都是唱(吹)几乎相同的几首歌,完了就坐在一旁玩手机,或打闹几下。传统客家吹打班里清一色全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过只有几根依稀的银发,或嘴里只剩两三颗老牙齿,吹打时使劲全身力气,休息时呷一口茶,静静的坐着,半晌也无语。对于我来说,只有听到传统的客家吹打的调子才会引发我的关心:谁家有喜或谁家又有老人过世。而西洋乐队这个舶来品,吹出来的声音便是刺耳的噪音。因为这些西洋乐队纯属被洋装孝顺的子女雇来摆“排场”而已,其本身并不是本地人,对事件的主人既不认识,也不想认识,他们只是完成一项挣钱的工作而且。而这项工作正如那些闪着寒光的乐器,不带丝毫感情!而这样的情形应该早已遍布全中国了吧!
我感到这一幕是多么的苍白无力啊!这不是好奇,而是烦躁,是麻木!在时代的大潮中人们并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放弃,随波逐流,麻木的流向根不复存在的地方!而根,早已无人滋养!
瞧,《百鸟朝凤》如此影片,全国到底上映了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