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位知乎网友提了个很有意思问题:保持独立和完整的方式是什么?答案有很多种,当我思考时,我不禁想到4月份听过的几位年轻老师的语文课。
这些老师,有的入职3年了,有的不足 1年,有的带的低段一年级,有的带的是高段。他们的课堂呈现的差异让我很惊讶。一年级的几位老师有新手,也有入职满3年的青年教师,从教学能力和老师的基本功来看,是相当不错的。然而,课堂上的生成却不太好。有的是对文本的解读不够,缺少思考。尤其如何将文本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学到用,形成语用能力,还很匮乏。有的执着于名家的教学设计,依葫芦画瓢,而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课件很精美,语言很流畅,教学如行云流水,然而只是在教,至于最重要的—学生学了没有?学生学会没有?没有体现。还有的明明有能力上好课,也曾用心试过,但是面对大家提出来的建议却无心进行优化,对磨课也是浅尝辄止,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经历。分析这几位年轻的老师,都是班主任,闲聊时知道,她们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已经很忙碌,已经没有精力用于钻研教学。得过且过,似乎和别人的带班教学相比看不到明显的差异。
我认为,在老师的基本功、文本解读能力、课堂把控能力的背后,呈现的是老师对于学习与思考的态度。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我认为保持独立和完整的方式是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思考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而学习则吸收多方面的观点,不至于固步自封。学习的高下并非在于外力和环境,更多取决一个人的内心抉择。而思康更多的事。一位老师能甘坐冷板凳,日复一日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日日精进。如今教师的成长过于功利,3年骨干,5年名师,再冲特级,在被外界的挟裹下卯力向前冲的同时,可能失去了自己内心的一份定力。德国著名教育学家Frobel 曾说: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如果我们失去了对这份工作的敬畏与爱,又如何人将爱传递给我们教育的对象孩子们呢?
在听课中,也有3位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引起了我的注意。虽入职时间短,但是他们的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尽管课堂呈现也有不少细微的问题,但是足以见出老师对于教学本身的热爱。这几位老师都是外地,家境并不优渥,也许这造成了老师往上走的动力?
但无论如何,让我们回到教育的原点吧: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鼓励尝试可能的过程,从此开始,才能天赋自由。希望我们这一群教育者也能实现属于自己的自由,尝试各种可能性,不停的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