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尤其是新托小班的老师,最担心和害怕的,就是班里有爱打人或爱咬人的孩子。因为孩子刚刚入园,家长和孩子们还处于新入园焦虑期,还没有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幼儿园的美好,就带伤回去,家长都是很难接受的。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每一个班级总会有那么几个爱打人和爱咬人的孩子。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那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这是我们人类的天性,是根植于我们遗传基因中的攻击性与掠夺性所决定的。
第二,这是孩子在幼儿期的正常行为表现。为什么说它是正常呢?因为幼儿时期,尤其是3岁之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往往思维快,表达慢,想得多,说不出来。所以,他想要什么,或者有人拿了他的什么东西,他一着急,更不知道怎么去表达,去要回来,所以就会直接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第三,孩子口欲期的延伸。孩子在0-1岁时,处于口欲期,也就是说用嘴来探索世界。我们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管拿到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尝一尝、咬一咬。他是在通过嘴来感知物体的特点:是软是硬?是粗糙是光滑?有没有味道?等等。过了1岁后,有些孩子还会延伸这种探索的方式。他们会对特别感兴趣的东西舔一下或者咬一下。
幼儿园幼小班曾出现过这样一件事。老师正在组织孩子们跳舞,因为是夏天,孩子们都穿的短袖。跳着跳着,有个小男孩就跑到另一个小男孩身后,张嘴就在肩膀上咬了一口。被咬的小男孩哇哇大哭。老师一看,小男孩肩膀上留下特别清晰的几个牙印。咬人的小男孩也愣住了,在那看看哭的小男孩,又可怜巴巴的看看老师,似乎在寻求帮助。待老师给被咬的小男孩消了毒,安抚了情绪后,和咬人的孩子谈话,问他:你为什么会去咬他的肩膀啊?小男孩回答:因为他长得白。这个答案让老师哭笑不得。或许是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对那个小男孩的喜欢,也或许是因为对方的皮肤太白净,太好看,让他忍不住要探索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都可以告诉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方式。如果你觉得他长得白,你喜欢他,你可以去告诉他,抱抱他,或者问问他能不能摸摸他的胳膊。
第四,父母不恰当的引导。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爸爸妈妈都怕孩子在外面受委屈,所以就会告诉孩子:别人抢的你的玩具,你要把它抢回来;别人打你了,你就使劲打他;又或者告诉孩子:这些都是你的,别人不能动。父母对孩子出现的打人、咬人行为不制止、默认纵容,都会让孩子养成这种不良行为。
第四,家长对孩子打人、咬人行为的错误回应。有的父母也会去制止孩子出现的这种行为,但因为回应方式不对,也造成了孩子本来偶尔出现的不良行为却发展成了习惯性的行为。比如,父母平时对孩子不怎么关注,孩子出现此类行为后,反而被关注多了。或者,有的孩子打了父母或老人,大人却笑着回应,让孩子误以为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以上就是孩子爱咬人、打人的原因。我们说这是孩子某个年龄段的正常行为表现,那是不是就不用管了,让孩子这种行为自然消失呢?家长肯定不想这样,因为不想自己的孩子因为这样的行为,在小区里或幼儿园里被孤立,被其他小朋友远离。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一些方法来调整孩子的此类行为。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具体的方法。
如果是带孩子在小区或公园里和其他小朋友玩,可以这样做:首先,妈妈可以随身带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的玩具或者其他东西。然后,当孩子出现打人或咬人行为时,妈妈就把他喜欢的玩具送给被咬或被打的宝宝,并要注意:要当着自己孩子的面给对方。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对方的情绪,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孩子体会不开心的感受,体会、理解对方。还要注意一点是:如果我们把玩具送给对方时,孩子可能会哭闹起来,这时候妈妈要坚定态度,不能就把玩具拿回来。最后,在孩子情绪稳定后或者在晚上睡觉前,和孩子一起回顾这件事情。“今天在公园玩时,宝宝把豆豆打哭了,然后妈妈就把小恐龙给豆豆玩,宝宝看到后,心里一定很难受,不开心。这是因为豆豆哭了,妈妈不希望豆豆哭,妈妈希望豆豆开心,宝宝也开心。”
如果是在家里,而且有老人在场,而且是很宠孩子的情况下,可以这么做:
妈妈:“住手!把妈妈打疼了。”(妈妈捉住孩子的手,坚定地跟孩子说话。)如果孩子还要打,妈妈就再次肯定的和孩子说一遍。这时孩子可能会哭起来,奶奶过来会哄孩子:“宝宝不哭,奶奶抱。”妈妈要说:“奶奶不抱,奶奶和妈妈一样,也很生气。”如果有必要,就把孩子抱离开当前的环境,和孩子单独在一起,继续坚定的跟孩子说:“宝宝打疼妈妈了,妈妈很生气。打疼妈妈就不能抱宝宝了,也不能陪宝宝玩了,也不能给宝宝做好吃的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在纠正孩子这种行为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坚定而准确的告诉孩子:“你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别人也不会喜欢你这样做。”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犹豫,或者妥协,孩子一旦意识到你的态度是犹豫的,他还会再次出现此类的行为。
第二注意:在纠正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情绪一定要冷静,不能暴跳如雷或对孩子大声斥责,不然,孩子只会关注到您的不良情绪,而忽略了他的不良行为本身。而孩子也无法因为您的不可控的情绪,而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
第三注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当孩子出现此类行为时,不要对孩子说:不是好孩子, 是坏孩子等。也不要对孩子说:如果你再这样,妈妈就不爱你了,就不要你了。因为这些行为是在孩子某个年龄段的正常行为表现,所以,父母只关注行为本身,去纠正这个具体的行为就可以了。不要对孩子的人格进行否定。
养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课题,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够成为智慧父母,培育智慧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