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里有一集叫《心传》,兄弟俩14岁开始跟着爷爷学刀工、火候、各种烹饪绝活。回身看看自己,娃问:爹我能跟你学点啥?我该如何作答?爸爸大学搞现当代文学, 后来读了扯蛋学的硕士,现在主攻逗比方向的博士学位。这样的回答别说娃,自己都不满意。由此,送娃上大学实际是个特别悲催无奈的选择,因为爹妈啥也不会。
多少读了几年书,也经常回答“自己是XX专业的”等问题。但屏气凝神想一想,自己似乎真是没有专业,或者说自己会的东西,根本配不上“专业”两个字。很多人乐于撰文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或高深、或粗浅,鸡汤版、实践版,有从来不给勺的、也有标配不锈钢餐碗的,答案不一而足。我最喜欢的答案是刘慈欣在《球状闪电》里说的。
“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讨论至此,你或许已经发现,是否拥有专业,不仅关乎养家糊口,而且涉及终身幸福。 选择一个领域,学习一项本领,拥有一种技能,成为专业人士。专业高度够了,一生吃喝无忧;若能结合兴趣,从此幸福在手。
有个老美写了本书,叫《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指出所谓天才,不过是比常人在某方面精耕细作了更长时间,再有天赋的人才,不经过长达十年的专业练习,也无法达到国际大师的水准。这种理论或有不相信世存天赋异禀之人的极端之处,但作为浑身上下没有一个部位特别长的普通人,想要混口饭吃,而不是骗口饭吃,勤奋努力一万小时,或许真的是不二选择。
世人常说,pleasure is the end, happiness is a journey。译成中文,无非就是排名难保一直拥有,技能却可打包带走。
目前,什么都不精通的现状让我时常感觉自己是个傻瓜。
希望自己,也祝愿大家,都能够早日成长为真正的专业人士。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