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以方录【5】
【原文】
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了。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
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注释]
①邵端峰:人名,具体不详。
[译文]
有学生说邵端峰认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他些个洒扫、应对之类的基本礼节知识就可以了。
先生说:“洒扫、应对本身就是物。童子的良知只有这个程度,那你就去教他洒扫、应对好了,这就是致他这一点上的良知了。又譬如童子知道敬畏师长,这也是他的良知,因此童子虽然正在嬉戏但见到师长仍知道起身作揖表示恭敬,这是他能格物才达到了尊敬师长的良知。童子自有童子应有的格物致知。”
又说:“我这里所说的格物,自童子至圣人,都是这样一个道理。不过是圣人格物更为娴熟罢了,不需要费力。这样格物,即使是卖柴的人也是可以格物的,即使是公卿大夫、乃至天子,都是这样格物的。”
[解读]
王阳明把“格物”看成“意”之落实,也即“良知”的落实。从而“格物”在朱熹的外向性求物之理的知识追求行动变成了阳明的日用常行中的内向性道德向外实现过程。在阳明看来,“格物”是道德践履的实际行动,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平凡之事,而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无论是童子还是圣人,不管是樵夫还是公卿大夫以至天子,都是一样。
这段谈儿童的格物,文意浅白,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