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接到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时的思绪全无,到找来资料认真学习、一遍遍的修改设计的有了眉目,再到教学研讨、专家点评解说后的柳暗花明,这一路走来收获颇多。
一、立足于教材,纵向联系横向梳理
立足于教材,要求我们要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钻研教材。首先必须要认真研读我们要着手设计的这一单元的教材和教参,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的要求要了然于心,明白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种研读不是一篇一篇的研读,而是将本单元中的所有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全部放到一起进行研读,尤其是要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中的相关重点跟每篇课文的教学有效整合。统整的研读,而不是零碎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大单元整合。整体把握以后再进行化整为零,将本单元训练重点分层次落实到每一课的学习中,层层递进、学用结合,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升。
正如马老师所言,钻研教材要做到“纵向瞻前顾后,横向左顾右盼”,什么意思呢?研究教材不仅仅是要钻研即将执教单元,还要将这一单元放到一到六年级整个小学阶段中去纵向思考:关于这一单元所涉及的核心能力和素养要求,在前面有没有学习、学生有什么样的基础;在后面的学习中又会有什么样的要求等。横向顾盼,就是要认真梳理本册书的目标和要求、每一单元的目标和要求、每课的侧重点,尤其是做好单元内的梳理和整合,比如在这次设计的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如果做了认真深入的横向梳理就会发现: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侧重的是让学生学习借助表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复述故事,26课《方帽子店》则侧重于让学生将25课学到的方法进行实践应用;27课《漏》则是让学生学习借助示意图中图片和文字的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28课《枣核》则是将前面3篇课文中的复述方法进行综合实践应用。把握了这样一条线,这一单元的整合设计就可以层层递进,轻松做到让学生“拾级而上”。感谢马老师的指点迷津,以此单元为例我知道了如何去梳理其他单元。
立足于整体,心中有全局,有大语文意识。今后,在教材的钻研和梳理上还要下功夫。
二、立足能力,以文带文拓宽阅读
大单元整合不仅要整合教材文本,更要做到课内课外的整合。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用”好教材,“用”好教材为学生搭好支架,让学生习得一定的方法和能力,然后进行拓展阅读,让学生将习得的方法和能力进行迁移应用,这样既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又拓宽了他们的阅读。
而现在我需要反思的是,“以文带文”这种做法在平时的常态课中是打了折扣的。在常态课教学中因为教学进度、因为学生表现、因为其他的很多琐事杂事导致的准备不充分等多种原因,很多时候都没能做到以文带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没有做到有效联通。
这次教研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打通课内外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更要注重课内外联系,将课外阅读真正引入课堂,以课内的学习带动和促进课外的阅读。要认认真真备课,做足准备。
真抓实干,做好常态!
三、万变不离语文味
就像马老师说的一样,无论是哪种课堂教学变革、无论是哪种课堂教学模式,都不应该丢失了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的底线,必须坚守住。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要有学生扎扎实实的深入的朗读。
没有朗朗书声的语文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要想让课堂有扎实饱满的阅读,就一定要注意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一节课设计一两个指向本单元核心能力要素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的统领性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两个问题深入阅读课文,在课文的阅读中上下求索。如果问题掰揉得太小太碎,反而不利于学生静下心来阅读。而且,问题的设计,最好是少针对课文内容的,而是要瞄准语文能力和要素。
想一想自己的常态课,朗朗的读书声还不够,深入沉静的阅读还不够,尤其是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的读还是比较欠缺的,主要原因是将生字的读写完全从课文中拎了出来,跟课文割裂开来了。这一点一定要改正,要做到随文识字写字,这样就能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读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堂上问题还是掰得太琐碎了,虽然自己心里知道这样是不恰当的,但总是不放心学生,怕学生哪里不知道,就于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细碎的讲解。扶着走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在课堂上,该放手时要放手,不要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放手了反而学生会给老师极大的惊喜。这一点一定要有意识地去纠正。
语文课,让学生“读”出语文味!
此次大单元教学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很多的思考,让我知道如何进一步去改进常态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