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这件事是孩子五六岁以后才开始做的,我是说我自己。小时候看电影是村里在操场放映给大家看的,别的都忘了,只记得《少年犯》里吞剪刀的情节。大一点了学校统一组织步行去电影院观影,都是主旋律的,像焦裕禄什么的。因为电影院距离很远,我觉得看电影这事特别累。再大的时候,班里用班费组织去哈尔滨路的海滨电影院看了一场《狼吻夜惊魂》,彭丹主演。工作以后看到彭丹成为政协委员特别不适应。除此之外,我没记得十八岁以前看过什么电影,也没有看电影的习惯。姐姐上大学以后,她在假期回来告诉我她们经常看电影,我就理解不了那种对电影的陶醉和满足。但是报纸文艺版我常看,所以像后来的贾樟柯我都是知道的,虽然一部他的电影都没看。这次的《山河故人》是实现了观影记录中贾樟柯电影零的突破。
(待续)
8.19接上
(今夜台风。孩子明天开始没有什么课,仅有收尾工作。我也松口气,趁着没忘赶紧记录一下)
人们说读书很大程度上是在读自己,印证自己的想法。看电影也是这样,带着自己的过去和感受在体会他们的山河他们的故人,这种回忆、检视以及感慨也是看电影的魅力之一吧。
《山河故人》的脉络很简单,分三段讲了沈涛,张建军,梁晋生三人从1999到2025年的感情走向、生活轨迹。关于感情,不止“三角“这种几何问题,还有两代人之间的问题。
电影开篇是1999年青年们的集体舞,以及沈涛骑电动车青春阳光的身影,她要去参加新年晚会彩排,表演伞头秧歌。化妆时,憨厚的煤矿工人梁晋生和意气风发的煤老板张建军都出现在她身边。开始他们是距离很近的朋友,后来张建军率先拆开这三角的造型,沈涛选择和张一起。梁失望之下意气用事远走他乡。
电影中的1999年,场景那样陈旧落后,音乐竟然那么土气?舞蹈那么俗气?联欢会的主持词那么空洞?啊,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我也许就不会这么失落了,因为这张脸和记忆正好是反着来的。1999年,我20岁。因此这个年份对我而言是年轻有活力的,母亲尚在世,生活于我依然是单纯的,充满被爱却不自知的幸福。
电影跨年夜的镜头是贾樟柯导演之前积攒的素材,也就是当年真实的记录。1999年12月31日晚上,三姐和她的帅哥同事带上了我,一起去中山路看烟花。当时在公交车上,回望一条东西路,只觉得那熙熙攘攘的人流已经像人毯了,密密麻麻的往中山路涌动,那一副场面超过烟花给我的震撼,所以我完全忘了烟花什么样了。对过去的事情,我们常常忘了当时的目的,不经意间的细枝末节倒记得清楚。生活是不是也这样,一不留神就会出现改变命运的情节。
电影第二段是2014年,梁在邯郸当矿工,因染肺病无奈回乡。他回到老房子里,沈涛送的请帖早已蒙尘,但依然在那里。老友虽然一直说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但是也没有闲钱。梁只能把借钱的话咽回去,这种时候,除了钱别的都帮不了忙。。。妻子偷偷找了沈涛,沈涛虽然已经离婚,但已经是加油站老板,是衣食无忧的沈总。沈去看望她并送去厚厚一摞钱。梁的故事就在这里戛然而止。导演说已经不忍心拍下去了。生活要是要是能像拍电影一样叫停,是不是会少很多眼泪。
在这一年,沈涛的父亲去探望战友时,在火车站盍然长辞。走之前还张罗给女儿再找个人家。1999年,沈涛告诉他要和张结婚时,他只说你自己想好就行了,然后起身去接水,沉默站立良久。沈父的去世,让涛无比悲伤,离婚,孩子到乐(张发誓要多赚美元,因此起名dollar)跟张去了上海,父亲又走了,她只有孤独的自己。
涛把7岁的儿子叫回来,对已经变成海派风格的孩子情感复杂,儿子也对一切懵懵懂懂,对姥爷的去世并没有太难过。涛一巴掌打下去,让儿子跪下磕头,她心里有太多的怨恨,对自己和他人都是。短短几天相聚之后,儿子该回去了。貌似一成不变的状态下,生离死别不断上演。
涛为了和儿子多处一会,选择坐慢车送他回上海。火车上,涛和儿子一起听了年轻时的歌曲。1999年,梁只能送她一只几块钱的魔术发棒,张却可以直接把有她喜欢的歌曲的唱片从别人手里买下。有谁能知道哪一份情可以长久?人生没有如果。
2025年,澳洲,18岁的到乐坦然和老师说自己没有妈妈,调侃自己是试管婴儿。他几乎完全忘记了妈妈。没有记忆,就相当于没拥有过吧?他和父亲矛盾日深,他不会中文,张不会英文,父子靠翻译软件交流,看海大别墅也填补不了到乐内心的缺憾,更不能解开心结。这时候,他爱上了中文老师。老师由张艾嘉扮演,比到乐大40岁(张艾嘉比演到乐的董子健大40岁)。这是我看了浑身不适的一段。本来感情上的依赖很容易理解,可是直升飞机上两人蜻蜓点水的一吻真的把我吓到了。更要命的是接下来是两人躺在一起,老师被到乐拥在怀里,这种肌肤之亲的画面实在太挑战我的承受能力了。虽然我对张艾嘉一直挺有好感,也理解剧情发展需要。
到乐后期因为老师的装扮和老师放的旧歌曲,模模糊糊想起来妈妈曾经的影像,但以为是幻觉。因为这样的原因,他和老师的恋情更让人难过。当他的大海边轻轻说出妈妈的名字“涛”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他能够勇敢的回去寻找沈涛。
固守故乡的沈涛依然孤身一人,除了一条老狗陪在身边。大概是除夕夜吧?她又操刀当当当剁馅包饺子,曾经和梁一起吃饺子,和儿子一起吃饺子,影片结局时,饺子放在那里,没有人吃。沈涛牵着狗,又回到雪地上,打开牵狗的绳子,一个人跳起和开篇一样的舞蹈。人是孤孤单单来,也将孤孤单单去。对沈涛来说,故人都是过客,山河无言却长在。
没有人能够正确预知自己的未来,谁会想到自己一生将会这样?沈涛能想到自己孤独大半生吗?主持婚礼和葬礼的是一个人,是因为这些事情的本质都是给别人看的吗?快乐是自己的,悲痛也是自己的。
电影总体感觉平淡直白,也有很多隐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个人体会。我喜欢这种电影的感觉,因为和生活接近。咱们这一天天的,不也是这样平淡无奇的表面下暗流汹涌吗,可能不知不觉就和熟悉的人走向不同的方向,成为彼此的“故人”。所以,对生活中的得失和来来往往的人们,珍惜并且看开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