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格局就是一个人的视野,以及对很多事情的认知,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异,不是技能的熟练、职位的高低,而是认知的差异,对一件事情的洞察程度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促使每个人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我们内心的格局决定了我们视野的广度,提升格局的第一步,一定要学会,看问题从大局出发,关注最主要的框架,将细节放在稍微后面的位置。
001 关注大局和最重要的事情
有时候,做事情就像是拼图一样,一定要把自己的视野放大,看到全局,将整个版图的轮廓看清楚,并且抓住最主要的框架,这样会更快的拼出来,如果一开始你就盯住某一个细节,深究某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就容易变得视野狭隘,找不到方向。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抓大放小,忽略细枝末节,找到最重要的框架,确定方向。
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那么这时候,就要做很多的选择的和取舍,不断的思考: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永远优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刚开始可能会不容易分辨出最重要的事情,问的时间久了,思考的时间久了,就会有自己的想法了,也就有了主心骨,知道该做什么事情了。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面说到,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先解决那些显而易见的大问题,再去处理其中的细枝末节。
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当你把最重要的部分完成,至少能保证事情能做成,问题能解决,至于从80分做到100分,可以再继续迭代,如果顺序相反的话,最后可能就是0分。
002 看见别人的好
我们的一生都是要和被人打交道的,现在高度文明的交换社会中,你独立一个人很难生存下去,所以一定涉及到与别人交流,在于别人交流的时候,很多时候,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时不平等的。
一般都会经历这么四个情况:
1、我不好,别人也不太好。
2、我不好,别人挺好的。
3、我挺好的,别人不好。
4、我挺好的,别人也挺好的。
很小的部分人处在第一种情况,大多数人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之间反复徘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第四部分。
我们慢慢看见别人的好,之所以有这个“的”字,我们评价的主题就不是这个人好不好了,而是这个人的某一个特征好不好,我们就可以把别人和别人的好处区分开来,这样就更容易看见了别人“的”好,也就更容易发现被人的优点,从而学习和反思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
当你开始看见别人“的”好,你就会发现这个人挺好的,会不由自主的喜欢跟他打交道,那么对方也一定能感觉到你欣赏他的某个地方,对方会很开心,不想打破你的这种认知,会变得超出你预期得好,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你们的关系会变得融洽,沟通起来也会非常的顺畅,促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003 主人翁视角
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想法,我反正就是一个小小的员工,没必要做很多的事情,等我当了领导了,一些事情我就会做了。这些人可能没有想清楚。
你能够做好领导做的事情,你才更有机会当领导的,而不是,你当了领导才会去做领导该做的事情。如果你没有表现出自己可以胜任领导这一职位,那么老板为什么要选你来做领导呢,反正你和其他员工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就算你本来具备当领导的潜质的,但是你并没有表现出来,领导自然也不容易发现,所以就会有很多人抱怨,怀才不遇,老板没有眼光,其实,不是老板出了问题,而是自己的认知出了问题。
如何看一个人是不是有主人翁的视角呢,其实很简单,你就去观察他是不是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去对待,当他最后一个走的时候,他会不会主动地去关灯,当看到一些事情,介于可以做和不可以做之间的时候,他会不会选择主动去做,以一个主人公的身份去接任一些事情。
因为这个逻辑很简单,就看他是不是把这个公司当做自己的去做,有人说,反正就给那么一点工资,为什么要这么操心,这么辛苦呢,反过来看,你做这些事情会花很多时间嘛?不会的,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视角自动就会切换了,提升的是你自己的想法和能力,最大的受益人是你自己。
表面上看你吃了点小亏,但是最终,受益最大的是你。
总结:格局决定你的认知,认知决定你的选择,而选择决定你的一生,找到最重要的事情,做对选择,并且不断的切换自己的视角,变的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