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活在饱满回应的光里
——听《在关系中成为你自己》有感
今天公司值班,一个人翻朋友圈的时候,“全球通星动日”,有同事转发“星动传福!快来领全球通星动日新岁福利!”文章,扫码进去,领了个“瑞幸咖啡32元兑换券”,想着中午点个外卖好。
看到里面有个“名师大讲堂”,值班时听一堂课也是挺好的,“在关系中成为你自己”,关于心理学的课我还是挺喜欢听的,决定就听这一课了。
关于讲师
武志红:著名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2001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导师是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著有《为何家会伤人》《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等10多部著作,全网粉丝数量超千万。
课程介绍
本期全球通大讲堂特邀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为全球通客户讲解如何在工作、家庭中构建更健康的关系。主要围绕如何在关系中成为自我,通过5个主题点来讲,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如何构建更健康的关系、拥抱你人格的对立面、如何发出爱的回应。
我的感悟
对于武老师我还是知道的,在“得到”APP上有他的专栏,了我也是会听他的课,同时也读过他的书《为何爱会伤人》,所以今天会选择他的课来听。
“人生不是追求幸福快乐,而是追求圆满”,这句话是不是与大家平时祝福不一样呢?人是生在关系里的,每一个人作为主体活在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客体,都与我们成为一个关系体。
今天年初五,大家都在接财神,很多人也会讲”你与金钱的关系”,“人追钱跑,跑断腿”,“一起让钱追着我们跑”,很多人告诉我们要突破金钱卡点。我们不妨学学关系卡点。关系好了,一切就圆满了。
活出自己的“A”与“—A”
“寻找人生的另一半”,很多时候,我们找伴侣,会找到与自己性格相反的另一半。为什么呢?因为在小时候,在我们与父母相处的关系中,我们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同,会让父母认同的“好我”展现出来,而把另一面“坏我”压抑下来。遇见与你相反性格的人,就会强烈的吸引你。
武老师讲课过程中,讲了好多故事。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女主角从小到大都是勤俭持家,而她找的丈夫则是一个豪爽大方的人,结婚二年后,因为丈夫赌博而导致离婚。找到武老师时建议她不妨试着活出自己的另一面,即不要再那么节俭,而事实上,结婚后,她更加勤俭,丈夫更加豪爽,双方都是以为这样更能让对方爱自己。如果双方试着让自己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如节俭的一方做一些豪爽的事情,大方的人试着让自己节俭一点,这样二个人的差距就会缩小,相处或许更融洽。
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做A,也可以做—A”,就是如何与自己的对立面融合?如一个老好人如何学习“坏”一点?让自己具有一点攻击性,让自己的心灵饱满一点。如外向的人也可以内向,内向的人也可以外向。让自己的人格对立面也活出来。你可以同时拥有A和”—A“。
“越外向越内向”,如12分、15分外向的人,会有超级内向的东西隐藏在心里面。如一个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人,可以带领二、三百人一起跳舞的人,内心却从没有向外人趟开过。
“越快乐越悲伤”,如很多笑星得过严重的抑郁症。特别外向的特别开心的人也可能会悲伤。
“不要得罪老好人”,老好人的对立面是恐怖。老好人通常把自己的底线降到退无退路,如果这时候得罪了他,就会得到严重的报复。假如“一个人表现得非常非常好,他甚至没有自己。那他内心一定有严重黑暗的部分没有表达出来”,这就是让自己做一些练习,让自己既可以A也可能—A。
那些你看着非常不顺眼的人,可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如果羞耻感很强的人,可以学习特普,学习他的不要脸,善待自己。
关系就是一切
“最好的房间,最好的食物,最好的风景”,如果没有其他人,那也就是地狱。
没有情感,没有呼应。“你答应了就有了光”,不仅仅是物质满足,还要有情感上的呼应。我们在养育、照顾孩子身上,会给了很多物质上的呼应,却忘了情感上的回应。
孤独有二种,有的人看似孤独心里却住下了一个爱的人。有的人却是真正的孤独。我们要活在关系之中,让爱驻进来。情感是我们内心中极为重要的东西。
人性有二个维度,一个是自恋维度,是对错、权力,是坐标中的纵轴Y轴;另一个是关系维度,是情感、道德,是坐标中的横轴轴;在处理家庭关系时,尽量用关系维度去处理,有些问题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活在自恋维度之中,关系维度没有展开,所有的小事都会变成大事,就会让所有问题都在权力之中,争辩谁对谁错,谁强谁弱。
一旦活出情感活出。让我们都活在有饱满回应的光里。深厚的情感会让你觉得大事那么重要了,没有情感的时候一件小事也变得重要了。
原生家庭,一路成长就是不断分离的过程。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指向亲密,唯独亲子关系是指向分离。第一次的分离是离开妈妈的怀报,第二个分离是与原生家庭的分离,进入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头。
大多数中国人都还没有离开母亲的怀抱,母亲包围圈。母亲的情绪大过天,一个男士活在这种感觉时就无法拥有正常的夫妻关系,一个女士活在这种感觉时,没有办法构建自己的家庭。还在共生关系里,中国式大家庭,活成一锅粥,容易造成病态共生关系。
我作为母亲,要放会放手,接受儿子与我的分离,与我们原生家庭的分离,要学会接受他离我们越来越远,他会有他所爱的姑娘,会有他自己的小家庭,我们不能过多的去干涉他。
我们作为家长,不能代替他成长,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做他的有力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