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睡觉前给孩子朗读了十分钟的书。
孩子静静地躺着,睁着大眼睛望着老母亲,鼻子随着呼吸轻轻一张一翕,嘴巴微张。且不时插一句对书中情节的议论或是猜想。这是一本有点悲凉的书,讲的是一个生了重病的老爷爷、一个和孩子一般大小的小男孩、还有一只小狗生活在一起发生的故事。老母亲特意读得缓慢而清晰。孩子也出奇地投入,仿佛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
孩子三年级了,三门主课语文、数学、英语中英语、数学都过得去,语文最差,甚至到了班上当尾巴的程度。
老母亲着实着急了一把。着急也没有用,陪着学吧,像课堂上老师那样教老母亲也不会。
凭着老母亲对文学有几分喜欢,平时闲着时各种书籍都翻几页。这个时候也只能使出浑身解数,书店里指导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料也寥寥,除了课堂同步教辅书。指导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书倒是看了几本,自己倒是受益了一把,这些讲给孩子听估计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
那怎么办呢?毕竟是亲生的,不管何时何地人家都没心没肺地觉得妈妈最好。老母亲得回报这份爱啊!
于是就有了睡前陪孩子阅读的一幕。按道理这么大的孩子早该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了,就算电视里亲子陪读的也只是小一点的孩子。但要培养兴趣,不能用暴力,老母亲承担了“妈妈”这个角色,就得做一些符合这个“角色”的事情。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老母亲不是树,因为书的形象太高大;老母亲也不是云,没有云的体态轻盈;老母亲不知道这种方式算不算“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但老母亲很享受这种亲子阅读,希望亲子阅读的时间可以久一点,再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