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声,使我时时反顾。”
每每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就会使我不自觉地想起儿时的神仙炸面。那种滋味,真是让人难以忘怀,而且,它作为食物,除了美味,更带有着独特的温馨和感动。但是,当年的我却并没有多少兴趣去品味,只是满足于味觉上的享受所带来的快乐与幸福。那是独属于九、十岁年纪的我一个人的快乐。
那是在我三、四年级的时候,由于我在青少年才艺大赛上获得了绘画组特等奖,在老师的推荐下,爸爸妈妈把我送到了老师朋友的画室内学习国画,培养我的兴趣爱好。
说实话,这无疑让当时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些,爸爸妈妈都藏在了心里,尽最大的努力给我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我能够学到知识,不用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学画的那些时光,是我最开心的记忆,是我最难忘的记忆,也是我最心酸的记忆。
那时,我是每周的周六周日上午九点到画室学习,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两点放学。在那段记忆中,最清晰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画室附近那炸串小屋里的炸面。
九岁十岁的年纪,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也是容易满足的年纪。每日练画到午时,各种醉人的香味就会从炸串小屋中飘出来,它们无孔不入,又像可爱的小精灵一样调皮。
小精灵们从微开的窗户跳进画室,围绕着认真作画的少年少女不停地旋转、嬉戏,企图引起他们的注意。直至孩子们被她们吸引得心不在焉地作画,企图将引起他们好奇心的罪魁祸首捉住,小精灵们才会善罢甘休。带着满意的笑容一蹦一跳地向远处跑去,继续吸引着其他人的注意,逐渐地,渐行渐远。
在众多孩子或是期待、或是焦急的情绪中,午休时间终于到了。孩子们蜂拥而出,追逐着精灵们的足迹,进入了炸串小屋,挑选着他们心仪的小吃。
孩子们的眼神追逐着它,从橱窗中走出,进入了成熟加工厂中,经过高温和油的训练,通过了酸甜麻辣的包装,最后被送到了每个期待已久的小主手中,完成了它们光荣的使命。
而我,也是它们成就荣耀的参与者之一,追逐着小精灵的脚步,追逐着独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神仙炸面。
相比于其他小伙伴,我只能偶尔参与其中。这从那一张张皱巴巴的纸币,和叮当作响的几毛钱的硬币上就能看出来,这五毛钱一份的炸面,是我偷偷攒了好久才攒出来的。为此,步行两个多小时,从市里走回家里的事,经常在我身上发生,而车费丢了的情况也是经常在我身上发生。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孩子真傻,可当时的我只会说值得,因为这是神仙才能做出来的东西。
因为老师讲有好的东西要学会分享,于是便有了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便觉得心里酸涩的画面。
那一日,走到家里以后,爸爸妈妈被我叫到一起,我用充满神秘的语气跟他们说有好东西要分享给他们。在他们充满诧异的目光下,我小心翼翼地从背包中拿出了口袋提手泛着油光的炸面,那是一路上反反复复望梅止渴导致,汁水浸渍了整个口袋。
恋恋不舍地将炸面送到爸爸妈妈的手上,我兴奋地,手舞足蹈地为他们描述着炸面的美味。炸好的面伴随着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就像柔软的羽毛轻抚着味蕾,在舌尖上打着旋,忽而绽放出它独有的香味,弥漫在口腔,让人愉悦。
这么好的东西爸爸妈妈竟然舍不得吃,直到我告诉他们这是我偷偷攒了好久的钱买来的,就为了给他们分享我的快乐,他们才开始品尝这份炸面。
只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已经凉了的神仙炸面竟然也让爸爸妈妈这么喜欢。妈妈眼中有着晶莹滴落,一边呜咽着一边说着好吃,爸爸也是在一旁眼睛红红的,低着头风卷残云。当时的我也只是天真地以为爸爸妈妈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太激动了。
炸面是凉的,心是热的。
小时候的我并没有注意,从那以后,偶尔爸爸妈妈给我的车费,总是会多出那么几毛钱,让我每周都能攒够买炸面的钱。
如今,再回到当初学画的那个地方,炸串小屋已经没有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美食店,炸鸡、汉堡、奶茶、水果捞等当时想都没想过,听也没听过的东西。而那个被我叫做炸面的神仙美食,却永远成了记忆中的味道。
巧合的是,年前带弟弟逛街时,偶遇了一间小吃店,看着熟悉的名字,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点了两份,希望让弟弟也尝尝我小时候的美味,也让自己再体验一下小时候的味道。
然而入口后的味道却差强人意,除了第一口,剩下的全部给了弟弟,不是它不好吃,而是和我记忆中的味道不一样。
听着弟弟说好吃,看着他的笑颜,仿佛当初的味道又在口中弥漫,一切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神仙炸面渐渐地消失在我的生活中,而如今又不时地出现在脑海中,使我时时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