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從事兒童保護、家長親職教育、家暴、性侵害防治等親子相關心理工作,接著成為兩個孩子的爸爸之後,有個對於親子議題工作的很深的體會:『成為所謂“好父母”這件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這個體會,提醒我面對親子議題的工作,要好好善待父母。
寫這篇文章,很大的緣起,在於我們主流親子論述,常常傳達給大眾:孩子會有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所以我們常常聽到:“父母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錯誤的教養,毀了孩子一輩子!”等等威嚇的言論,也直接、間接傳達:“父母要為孩子負起一輩子的責任”、“要小心翼翼不讓孩子出錯”。
當然,多數親職教養的書籍、觀點有很好的論述和參考價值。回想當我面對第一胎寶寶的慌亂時,這些書籍、觀點也陪伴了我第一次當爸爸的手足無措。然而,也會看到更多親子教養的論述,往往多呈現單一觀點,彷彿親子教養這件事,是發生的嚴謹無菌的實驗室中,只有父母和孩子的因果關係,沒有其它的影響變項存在。如依循這脈絡,孩子的所有行為都要歸咎父母,只有父母是唯一要檢討、自省的個體。對於這現象,幾個思考分享:
1、 用威嚇方式對待父母。原本期待父母可以改變教養方式,孩子可以被好好對待,但當我們舉著正義旗幟,反成了壓迫者,並且傳播了『父母不值得被好好對待』的過程,那如何期待父母可以好好對待、理解孩子?這樣歷程,反而可能讓需要支持的父母關起門窗,間接促成了家暴、過度管教的發生。
2、 親子關係養成不是在嚴謹無菌的實驗室。後現代心理取向提到人是關係的組成和存囿。意味著成長路上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從保母、學校老師們、同學、書籍(作者)、媒體、不同社群、文化、政治等,都形塑了我們是誰這件事。你我都不是局外人,如果真的重視下一代身心健康,我們需要的是合作和彼此扶持,而非二元對立。
3、 孩子是個獨立有力量的個體。只片面要求父母為孩子成長負起“全責”,這樣論述除了上面提到忽略環境因素外,也忽略了孩子自己本身的想法、聲音與力量,這論點弱化了孩子,也隱匿了孩子寶貴聲音,例如: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父母沒有多問孩子想法立馬衝去學校找同學算帳,為孩子討回公道,甚至去傷害對方等行動。忽略孩子也會思考,也有面對挑戰的聲音,把孩子當作是全然無知、脆弱不堪的個體…難道這是我們所期待的合適教養?也是孩子想要被父母、大人所看待的觀點?我們期待父母要負起全部教養責任,孩子有狀況又不能太衝動、又期待孩子要為自已負責,做自己生命主人…這真的是既矛盾又充滿挑戰的教養方向,教養真是難為!
4、 『人除了有被問題影響的故事,也會有主動積極面對問題的故事』這是後現代心理取向對於人的相信。不論身為父母、孩子,或者你我都有面對問題影響的的『雙重故事』。當只檢視和過度放大父母的缺失,而忽略父母也有例外、做得不錯之處,如何期待父母也能好好理解和對待孩子,看到孩子有價值的地方。理解是個深刻感受的歷程,通常源於自己也被好好對待、被理解的時刻,奠基於此,除了需要調整更好的教養方式之外,善待與理解父母,可以慢慢消融父母與孩子間的高牆。
5、 離家為了回家。成長階段孩子是需要保護與珍惜,兒童保護工作很重要。但如果只站在孩子單一保護立場卻將父母角色妖魔化,將易形成親子間的對立,而非促成彼此的理解和情感流動。另外,對於“父母都是對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等對於父母角色的單一論述,我也不同意。這些親子間的複雜脈絡,是需要大家細細梳理的。因為,我們都知道與家人情感連結是一輩子,如果只有非黑即白、誰對誰錯的二元對立觀點,當未來回頭尋找回家的路,將看到親子間那很難跨越的鴻溝。
我們都是當了父母才學習做父母這件事,學習不同教養觀點和知識很重要,會幫忙父母在無措中找出一些頭緒。但對於一些論述,將父母置放在需要被教育,卻忽略父母的不容易,以及父母除了有需要調整,也有做得很好的地方。而真正的現實是如果忽視親子關係的複雜性、社會階級、資源不對等的因素,只用知識的威權,將壓制父母與孩子的聲音,形成更多的社會問題。
台灣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促使許多父母與孩子的反思親子關係,孩子不是私人財產,要監督父母的教養。然而這句話少了一段:『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大家一起幫忙養孩子。』。當社會資源、人我關係缺乏支持父母的心理與環境的資源,將使親職教養停留在「指責」而無法拓展滋養孩子。
期待孩子獨立自主、期待孩子在關係中感到信任覺得被愛,需要開啟合作與對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