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创业路上有很多坑等着你跳。今天正式进入精益创业的篇章。今天来讲讲“经证实的认知”、“科学精神”和“科学实验”。
我之前服务的公司搞过一个众创平台,我不小心还参与了进去,前前后后忙活了几个月。整个众创平台的基本思路是参照海尔集团的众创平台,辅导我们的是穆胜先生,他为海尔集团做过管理咨询工作。那段时间,开始接触创业,又恶补了几本书,《创新者的窘境》、《裂变式创业》、《云组织》。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众创平台并没有上线。我却借此机会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再来看《精益创业》这本书,某些地方还是有些共鸣。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这本书。
1、什么是创业?
我们对于很多事之所以有分歧和争执,是因为,对于某些基本概念的认知和假设有着不同的观点。比如,一说到创业,很多人就想到,几个人合伙,写BP,做PPT,到处去路演,找钱,有的成了,ABC轮的融资,各种成功光环;有的失败了,找个工作老实的上班,再也不那么慷慨激昂,整天打鸡血一样的到处跑了。
这确实是创业,比较典型的创业,是这个社会给创业者的标签化。就好比说,我是山东人,别人一听,第一反应,就是我很能喝吧(他们往往猜对了,我确实还能喝点),第二反应就是,我是吃煎饼卷大葱长大的。这点要辟谣,我就没吃过几次煎饼卷大葱。
我们需要对“新创企业”这个词统一认识下。
“新创企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机构,在极端不稳定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
这是一个非常广义的定义,也就意味着,哪怕你在公司,负责一个新产品的开发,也算创业。更不要说,宗毅式的体制外的裂变式创业了。作者认为,只要是创业,不管是内部创业还是外部创业,都要使用“精益创业”的原则,否则,失败率比较高,这是为什么呢?
二、内部创业为什么比较容易失败?
昨天在笔记中谈到了,创业=管理。创业的企业,也需要管理,包括:流程、组织架构、人力发展等等。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期、成熟期、转型期。
内部创业或者创新失败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使用成熟或转型期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初创团队。
集团公司有了新业务,要你去开个分公司。你有着很大的压力,也有着很大的动力,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这时候,你的集团公司的CFO过来找你说,你把新公司明年的预算报上来吧。
你一脸懵逼的说,明天干什么,我都还不知道呢。明年,就更不知道了。你看这样行不,明年我花到哪里算哪里,好不好?
你的CFO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开什么玩笑,我们集团,分公司、事业部、项目部,都要填年度预算,你不填预算,我怎么知道给你多少钱?我怎么知道你花的钱都合理合规啊?我必须知道,你明年的每一分钱,是怎么花的。
CFO错了没?没错。你错了吗?也没错。那谁错了呢?是把正确的预算制度错误的用在了初创公司上。
2、原有公司利益既得团体已经都很稳固了,你搞个新产品,新业务,就是要把利益平衡打破,再重新分配。往往会遭到既得利益团体的激烈反抗或者不合作。你想堕落,没人管你,可你想进步,就会有很多人拉着你,说不行不行,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如果在公司里,你想做点什么对公司好的事,比如某个流程的简化、某个工作效率的提升等等,一堆人明着暗着的拉着你,不让你干。我觉得,这样的公司也没啥好待的了。因为你周边这些人,要么怕你得了功劳,把他们压一头,要么就是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当一个人做某件事失败了,他自己或周围的人,往往会这样安慰他。哎呀,没关系的,反正你也学习到了,吃一堑长一智嘛。可这种学习真的必须要在创业失败之后才去学吗?
三、科学精神:
对于拿自己的钱去创业,或大大小小依赖创业革新生存的组织来说,学习是苍白无力的说辞。如果说,前面创业根本就是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组织机构,那么它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学习。
在精益创业里,我们要重建“学习”的概念,作者称之为“经证实的认知”。
我觉得有必要先谈一下科学精神。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我们管理一家公司必须具备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精神就是:理性、实证、质疑、不断探索未来。用三个人的话讲就是:
1、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乔帮主:Stay hungry,stay foolish;
3、贝佐斯:Dayone理念,每一天都是新开始。
不要经验主义,不要拍脑袋,不要未经审慎的思考就匆忙的给出结论,然后再去寻找论据来支撑。
把每件事、包括每件产品,每项功能、每次营销活动都视作一次实验,用来获取“经证实的认知”,然后用这认知来指导公司的运营。
科学的方法就是在一个清晰的假设前提下,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接着再用实证法进行验证。作者总结成为:开发-测量-认知反馈循环。如下图所示:
但我更喜欢干嘉伟的科学运营方法论,如下图所示:
今天就聊到这,明天,我们来讲述这个“开发-测量-认知循环模式”。有可能的话,把干嘉伟的这个图也聊聊。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创业的广义定义:只要是人或组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就是创业。内部创业的几个坑,大家要注意躲过去。创业,就像做科学实验,不断去检测假设是否成立,建立经证实的认知后,再去指导公司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