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P159-160.
[主题]:该如何选书、读书?
【原文拆页】
购买8本关于该专业领域的书籍,以及2本非该专业领域的书籍
进到书店以后,首先要找到分类的书柜或书架。如果是想看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那就去市场管理类的书柜或书架上找。
将书架上自己感兴趣的书,都拿下来随意翻阅翻阅。
这里要注意,在书店里翻阅书籍时动作要轻,避免损坏书籍。然后从自己所翻阅的书籍中,选出10本自己感觉有较高“能量”的书,或者是让自己的身体产生某种“共鸣”的书。这种感觉类似于《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书的作者近藤麻理惠所说的,当我们接触到某种物体时,“内心会变得激动和亢奋”。
拓展我们专业领域的秘诀,就在于当我们在挑选书籍时,这10本书中除了要有一般的专业书外,还要选择2本入门级的书、2本较难的专业书,以及2本与该专业无关的书籍。
对于入门级的书,可以挑选那些带有图示的、通俗易懂的。之所以选择入门级的书,主要基于以下两大原因:
其一,为了更容易明白该专业领域的内容,有助于从整体上进行学习。我想大家都会这么想吧!
其二,当我们最终掌握了该专业领域的知识后,能帮助我们将其内容转变为自己的语言。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倾向,那就是当我们在专业领域研究得非常深入以后,总是会用专业的术语来说明事物。
但是,优秀的专家往往都懂得用大家都能听懂的、最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说明。
而挑选非专业领域的书籍的原因,在于加入意外性和创新性,让我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理解。詹姆斯·韦伯·扬在他的《创意的生成》一书中就曾提到,新的创意都是通过将即有的事物与不同领域的其他事物进行组合而产生出来的。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要一口气买下10本书吗?
如果你真的打算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的话,那么最好把这些书都买下来。
我在当学生时,也曾觉得一次性买下10本书太奢侈了。有些专业书籍的价格更是会超过3000日元,买10本的话就的要3万日元。对于穷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但最终我还是狠下心买了下来。当然,自己的人生也因此被改变了。
当我们去挑战阅读一本500页厚的书籍时,“阅读”行为本身就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体验。
我至今仍记得当时多买的朱利安·杰恩斯的《二分心智的崩塌:人类意识的起源》、托尔·诺里特朗德的《使用者的幻觉》、詹姆斯·柯林斯与杰里·波勒斯合著的《基业长青》等书中的内容。也许是因为昂贵,所以才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吧!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有价值的话,那就去投资,否则你就无法确定它是否真的有价值。我们花钱买书,也是对这本书的作者的一种尊重。
说不定,有些作者就是靠着这些微薄的版税维持生活的呢,我们花钱购书的行为,也是对出版业的一种支持。
【I】
What:通过作者提供得甄选书籍得方法,有目的性、高效的甄选到自己需要得书籍和内容。
Why:阅读有很多种,有根据兴趣的随机阅读,有根据需要的选择性阅读,针对于需求阅读大家会有很多书籍选择上的困难,又或者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够逐一阅读,不知该如何去选择容易挑花眼。
How:
1、进入书店,找到相关类目的书架;
2、简单翻阅所有感兴趣的书籍;
3、选出10本高“能量”或产生共鸣的书(里面需要包含2本入门级的书、2本较难的专业书和2本与该专业无关的书籍)
书籍的选择一般可以按照难易程度来梯度性选择,包含入门级基础知识的书方便知识普及和获取;较难的专业书籍是为了提高学习的难度,同时对于好的东西在拥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幸福,有难度的书会有挑战性以及在掌握了知识后的成就感;与专业无关的书籍一则是拓宽知识领域,当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出来的火花也多数能给你更多的灵感和新鲜感,二则长时间阅读一类书籍也会有厌烦,可以看看别的书转换一下心情和思路。
【A】
A1:去年在报名了人力资源的网课后,根据课程要求买了三本书籍,在上网课的同时翻阅书籍,但是网课的老师基本就是照本宣科只讲考试的内容,对于书籍里面的知识基本一带而过,书上的内容自己也看不懂,渐渐的课也没继续上,书也就扔到了一遍。
反思:看到了这里面作者提到的方法,我觉得我是因为只买了课堂老师要求的专业书籍没有买一些其他的书(基础的或非专业内容的书)来扩充自己的阅读量,我想在今年的学习中可以借用来试试,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的可以参考学习的书籍,这样应该更能够容易去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的知识。
A2:
计划:今年了解人力资源相关的书籍,选择10本书籍,包含2本基础的、2本较难的以及2本非专业的书籍,来辅助我学习。
「行动」:1、先整理自己手中现有的书籍,浏览判断是属于那种级别。
2、到大型书店或网店,寻找该类型的书籍,进行筛选。
3、购买10本书之后,分类。标上计划阅读时间。
4、按照计划进行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