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婚礼习俗概述(16)
山西婚烟礼仪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
一个是讲究红火热闹。迎亲之日,男女双方都要将门户装饰一新,院门、房门贴喜联,窗户上贴大红双喜字和“喜鹊登枝”、“鸳鸯戏水”等吉祥剪纸,大门口悬挂红布彩绸,张贴大红双喜。为了欢宴亲友、宾客,男方往往要在院子里搭起“喜棚”。新郎、新娘和主持婚礼的人要身披红绸,胸佩红花。新娘身穿红衣红裤,头罩红盖头,更是一身红。一应用品,大到车、轿,小到花烛、装饰、颜色均以红色为主。鼓乐喧天,鞭炮连声,亲友云集,邻里毕至,一派欢声笑语。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幼三天内不分大小,“戏公公、婆婆”“戏大伯子”、“闹洞房”、把喜庆气氖渲染得火爆热烈,无与伦比。
再一个特点是祈求吉祥如意。首先希望新婚夫妇和谐美满。拜堂之后,新郎、新娘手挽绾有“同心结”的彩带共入洞房,象征一对新人自此以后结为一体,同心相爱,白头偕老。忻州等地,新娘在婆家吃的第一口饭要经新郎口含过,称为“合欢饭”,表示共同生活的美好开端。晋南一带,新郎的姑姑、姨姨、舅舅等至亲要蒸“盘珠”赠男家。这种面食状如龙盘,上插红、録纸花,每个重约二、斤,具有“珠联壁合”、“天作之合”的涵义。
其次是希望新婚夫妇多子多福。忻州等地讲究双方在馈送的食盒中放置枣子和石榴。枣子,即“早子”,早生贵子;石榴籽多,有“多子”之意。浮山一带,则要在新房的枕头里、尿盆下放象征男孩、女孩的面蛇、面兔。平鲁等地,新婚之夜婆婆亲自把被褥铺在床上,藏入枣、果子等干果,让新人摸取,以“早立子”的谐音,祝愿儿子、儿媳早生责子。沁县一带,新郎、新娘在半夜要倒坐门槛,喝放有枣、花生、麻籽的“儿女汤”,一边喝一边还要念诵道:“左手拌疙瘩,儿女一不滩……”
第三是希望新婚夫妇婚后丰衣足食,平安无事。晋中晋南等地,新娘下轿要跨越火盆;平鲁、忻州一带,则要在院中燃一堆柴火,即“旺火”,让新郎、新娘进门后绕火而行。这都是表示驱除邪恶,并象征新婚夫妇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闹洞房的宗旨是“不闹不发,越闹越发”。撒喜果,撒七彩纸屑,“撵白虎”,洞房里放斗,斗里放五谷、铜镜以避妖镇邪,凡此种种,无不寄寓着人们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