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死的 文物的目的是传播文化
常说中国有两座故宫,一座在北京,一座在台北。
有幸,这两座故宫博物院我都有去过。
不同的地方,共同陈列着我泱泱大国的历史文物藏品。
北京故宫现藏150万件艺术藏品。
台北故宫收藏着65万件艺术珍品,其中绝大多数源自过去的北京故宫。
作为一位普通的游客,走马观花式的欣赏,看着属于外行的热闹。想象着无数珍宝背后有着怎样传奇经历。可当我们与各个展厅里这些保有完整品相的文物擦肩而过时,是否知道它们曾历遍断裂残损和惊心动魄的修复。
因为一部纪录片,深深宫墙内的手艺人的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豆瓣评分高达9.4的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三集,意犹未尽。
开场只见,康熙皇帝60大寿时32扇屏风(万寿屏)、乾隆皇帝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唐代三彩马、珍宝馆银器、乾隆生母金发塔等文物纷纷登场。不同工作组的所有人在紧张忙碌。
我很喜欢开头字幕出现的方式。片幕拉开,这些匠人们都在为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展览做着准备。那一针一线,一雕一刻,一纸一笔,一师一徒…都是穿越千百年与前人的时空对话。
有一种职业叫让你热爱上别人的工作,最顶级的修复师为最顶级的文物。
片子通过故宫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真实记录了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文物的神秘“复活术”。三集的拍摄,历经了5年的项目调研,4个月不间断的纪实拍摄。
在故宫,还有着中国传统师徒制,这些手艺代代相传。
一入宫门深似海,于他们也是,用他们的话说,工作的地方一进大宫墙,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
除了修复传世级品,在这里骑单车徜徉在无人的故宫大道,有慵懒穿梭的宫廷御猫,红杏出墙的杏子,自己种的原料漆树,等待“迁出宫去”枣树苗,自己熬制的浆糊……那些生活轶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钟表组的王津师傅。淡定,温雅的外表下,你可以看到中国匠人的职业精神和生活态度。一手穿越古今,一手妙手回春。
纪录片中你会发现很多修复师说:这工作你的坐得住。
钟表组王津的师傅就曾说,“你要是真坐不住了就出去溜达溜达,转转,回来再干,这样的话可能比你继续没有耐心的干下去更好,在心情烦躁情况下,可能还要出篓子呢。”
一个人修复传世作品机会并不多,机会来了,且当学习和珍惜。
一个人的一生要做点什么留下给后人?他们的职业生涯是及其有意义的。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木雕佛像的修复老师屈峰说: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纪录片镜头很简单,两台摄像机,7人的摄制组拍摄完成,没有高深的构图,却是平时的生活展现,一个个小故事组成。
恰恰是生活,只是生活,打动了你我。
最真实的最为让人感动。感动的是手艺人们的精湛高超手艺和对所做事情的热爱。
修复师们的工资据报道说一月才七八千,可我们终于看到了些信仰,那除了赚钱之外让人格外感到生命意义的事情。
工作中,我们又有多少是对本身工作的热爱和对做些留给后人有价值东西的思考?
找一份值得你去热爱的工作,可以不断的接受挑战,为他到老。何尝不是人生的新境界。
深深的宫门,历朝历代的皇帝嫔妃以及他们的今生的挚爱珍宝,一一呈现在眼前。那过去平民连想都不敢想的,如金我们可以隔着玻璃橱窗观摩欣赏。
古人的智慧才华,今人的穿越时空与其对话。
与师傅和我们而言,都能幸运的看到文物交给最合适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手艺人,通过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逐渐认识他们。
如果有一份工作可以执着到老,并为后人留下点儿什么,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