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书籍常犯的错误,就是在因果关系的使用上出现问题。我们观察到1万小时与成为专家之间的强烈关联,只能表明二者的相关性,而不必然代表1万小时是成为专家的原因。
这句话乍一看很反直觉:难道成为专家反而是练习1万小时的原因?
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倒过来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离谱。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1万小时不是原因,只是结果的一个伴生现象。那些成为专家的人,有多少是以“我要练习满1万个小时”为目标的?而芸芸大众,即使从小就知道“天才是99%的努力加上1%的灵感”和“唯手熟尔”的道理,现在又知道了1万小时定律,成功的正道就摆在眼前,为何还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练习1万小时”呢?难道,能做到的怎么都能做到,做不到的怎么都做不到吗?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1万小时真的是非常漫长的时间。每天练习1个小时,一年365天不歇息,要27年半才能完成1万个小时的目标;每天练习2个小时,时间减半,只需要14年就可以完成,但仍然是非常漫长的时间……要在7年内完成1万个小时的目标,需要每天坚持整整4个小时的练习时间,风雨无阻。
更困难的地方在于,这些时间不是坐在桌子前磨屁股就可以累积的。能够算进有效练习时间的,必须是稍稍超出现在能力范围的、新的、能带来提高的、精神高度集中的练习。换句话说,不动脑筋,简单重复,其实是没有效果的;即使有效果,也是很要打些折扣的。所以上班8小时,并不一定能全部算入有效累积时间。很多工作,甚至在最初的几年过后,就一直只剩重复、没有进步了。
选择一件需要动脑筋进行练习的事情,每天花半个小时,看看自己能风雨无阻地坚持多久?试过的人就会知道,这种长达10年的坚持有多么难以实现。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想放弃、会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不解和压力、会怀疑所做的事情究竟有什么意义,不断反复,永无止日。若是没有强大的意志力,1万个小时,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而那些最终能够跨越这一道“专家门槛”,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人,必定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始终怀有对所做工作的热情,战胜了所能想象到的一切困难,十年如一日地自律,不被失败击倒,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这些东西,才是1万小时背后推动人成为专家的真正力量。而拥有这些能力的人,怎么样也不会做得太差吧?
但是说出来就没有意思了,不是吗?这些道理都太老生常谈、太没新意了。如果在桌子前磨1万小时屁股就能成专家,那才好呀!一天磨10小时,也才一部美剧而已嘛!
即使讲清楚了这些,1万小时定律也还是有些问题。从前文的计算里可以看到,1万小时是一笔非常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意味着没有什么剩余可以用于其他事务。关于是要追求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的问题,历来争论很多;最优的结果一般公认是既有广度,又在某一个或几个点上很有深度,也就是所谓的十字形人才。除了体育竞技、乐器演奏、下棋、电子竞技等单一技能的专业之外,生活中的大部分工作其实是多项技能的组合。而且,跨领域人才之所以抢手,就在于技能与技能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由于有化学反应、合成作用,会产生几何级数的成果。
另一方面,在深度上,1万小时的练习给人带来的进步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与世上大多数事物一样,符合帕累托法则,即常说的二八定律:前2000个小时的练习会带来80%的技能水平。相比1万个小时,2000小时的完成度是不是要高太多?只需要1/5的时间,或者说,每天1个小时,只需要5年半的时间,就能学习到一个领域大部分的东西。虽然没能成为顶尖专家,但仍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够配合其他相应的技能,最后的结果是很惊人的!为了证明这种观念的可行性,一个最常被使用的例子就是苹果之父乔布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试着给乔布斯画一个技能图(可以参考其传记),看看他每一项技能点花了多少时间学习、大概得多少分,最后组合起来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一点题外话:上学的时候,大家都知道,100分与90分的差距,其实远大于90分与80分的差距,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样看起来,似乎在某个领域进入前20%比进入前1%要划算太多!但经济学上还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赢者通吃。那前1%的人,虽然比前20%的人多付出了那额外80%的努力,其经济意义上的回报却也远非前20%的人可比,有时甚至是指数级的差距。总体上来看,抛开运气的因素,还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所有技能都只付出20%努力的结果,就是“门门通,样样瘟”,什么都“差不多就行了”,最终人生也“差不多就行了”,离前1%越来越远。强调2000小时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的目的,在于提醒自己:其实学习新的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不仅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而且回报之丰厚超乎想象。每个人的技能组合都是独特的,在不断探索学习的路上慢慢发展吧!)
综上,一个知识点、一个研究发现,其真正内涵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挖掘;道理或许大体上没问题,但简单的应用不一定能产生预期的结果。深入思考、用心实践,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