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
导读:“儿童安全”和语文、数学、音乐、物理一样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教育,最有效、高效的学习渠道还是在学校。你同意为孩子在学校增设“安全教育”课程吗?
一男子在医院大厅“猥亵”女童,经调查,该男子是女童的姑父。
一男子在高铁站当众猥亵女童,经调查,女童是这家人的养女,这个男子是女童的“哥哥”。
从这两件引发众怒、影响很大的事件中,我们很奇怪地发现几个共同点的关键词:亲属关系,侵害和受侵害方都习以为常、“无反抗情绪”。
这引发了我们的忧虑:谁来保护未成年女孩的权益?怎么提高儿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在这之前曾有很多专家说这属于“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建议家庭要注重孩子的“安全教育”,对此实在不敢苟同。
就拿“高铁站事件”来说,女童就是这家人的养女,难道这个家庭会给女童全面、专业的“家庭安全教育”吗?
况且,很多类似事件的受害女童大都家庭条件不好,别说“家庭安全教育”了,能让女童上学享受义务教育就是不错的了。
另外,未成年女童本身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亲属、熟人没有防范心理,认为一切都是正常的。
而且,这样家庭中的父母本身也不具备对孩子“安全教育”的系统知识和意识。即使很多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也仅仅限于平时零星的“口头教育”,很难涉及到全面专业的知识。
专业的“安全教育”知识的学习最理想、最高效的渠道还是学校和社会组织。
在学校,有语文、数学、地理、音乐、体育,为什么就不能增加一门“安全教育课”呢?
这样从小学到中学,都会形成持续性的专业化教育,使孩子能尽早、长期地形成安全保护意识。
曾经看到过一个英国小学的安全守则,其中有这么一些规定: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坏人可以骗......
有些规定甚至和我们传统的教育相违背(比如遇到危险自己先跑,我们以前教育可不是这么说的)。
所以,正确的安全知识必须来源于专业的教育,才能对孩子形成有效的保护,使孩子“知道哪些是对自己侵犯,是必须反抗的”,从而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在文章中提到的那两例对女童的侵犯中,女童的表现无一例外地认为是“很自然的事,该玩手机玩手机,没有一点反抗的行为。”
没有一点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才是最可怕的,仅靠网友暴光难道能解决现场的侵犯问题吗?
学校“安全教育”可讲的内容多了去了,不仅仅包括对儿童的保护,还有心理疏导、急救常识、消防保护、交通安全等等,这才是一门可以“活到老,学到老”的课程,仅靠自学是难以成材的。
所以,建议将“安全教育”像语文、数学、物理这样的课程一样,作为学校系统教育的一部分,形成常态化教育体系。
这是从“建立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的角度提出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在法规、道德等方面加大对“侵犯儿童”行为的谴责与惩罚,才能真正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