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十五了。
当年龄不再是关注点,日子就滑走得更快,日升月沉回黄转绿,快到熟视无睹。二八葬花的黛玉如果有中年,一样听雨客舟中,奈何不了断雁无凭。
根据现代人生理、心理结构上的变化,WHO将人的年龄界限又作了新的划分;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人 (theyoungold);75~89岁为老老年人(theoldold);90岁以上为非常老的老年人(theveryold)或长寿老年人 (thelon-gevous)。
人总是倾向于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这种“自我欺骗”有助于提升幸福感。WHO真是个善解人意的组织,恰当其时提出这一科学论断,让我又理直气壮地年轻了好几年。这回一脚跨进新门槛,终于可以微笑着“教育”那些刚过三十就急着给自己贴上“已婚中年”标签的年轻人,着什么急呢?你们还要年轻很久哟!更不要着急熬汤喝汤,这么年轻不带补的,通过锤炼强身健体才是王道(此处删去一千字唐僧式经典台词)。
做完老师,我心满意足地跑去照了照镜子。嘴角的法令纹好像又往下走了一点,泪沟好像比昨天又深了一点,这些饱满的对立面真可恶,让不爱化妆又不愿修图的我越来越不喜欢拍近照。唉!昨夜不该刷手机到那么晚。
想想喜欢的那些明星,张学友、黄磊、张曼玉、周迅,他们也在失去弹性和水嫩,我的心情顿时愉快了不少。那些逆天生长的金童玉女就太让人感觉不安全,仿佛贴着“贵重物品请勿触摸”的精美瓷器。玻尿酸什么的也就相当于“壮阳药”,我是既舍不得钞票也不够勇气当小白鼠,该来的总要来,那虚假的自信还是算了吧。
新闻里说加拿大一家炼油厂的31名员工合买彩票中了约3亿人民币的大奖,当场有5人宣布退休。他们好任性啊,税后才100万美元就敢炒掉老板,中国大城市的人会嘲笑他们没见过钱吧。窝在准二线城市的我要中了这么多都不敢退休,立马得给儿子在上海买套房,还买不了多大的。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人家莫言拿了诺贝尔奖金才买得起北京的房。等完成了中国父母都处心积虑的这件大业后,我也许可以任性一点,五十五岁递交退休报告。
以上呢我只是想想,毕竟年轻人都爱幻想。还好领导看不到,我打死也不会告诉他们“简书”是多贵的书。
这个年龄如果写回忆录,大概可以取名《我的前半生》之类。庸碌无奇的前半生是成不了书的。又幸亏了平凡,没有值得骄傲的脚印,也没有难以磨灭的苦难,如果不是命运强行,谁愿意拥有溥仪和子君那样的回忆呢?
细数曾经梦想。当播音员,在杂志或报社做编辑,小小图书管理员,或者开一家自己的书店。我喜欢看书,喜欢独自面对丰瀚浩荡的文字世界,不是很愿意与人群过密地接触。如果一份工作能满足这些,顺便还能把饭钱挣了,是非常美妙的事。
我终于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对比铺天盖地的、三十左右甚至更早就达到人生巅峰的年轻智者们,他们通过写作,通过运营,赚了多少钱,收获了多少关注、人脉,收入、房子、车子、头衔随之滚滚而来,婚恋和生活逆袭开挂。我都不好意思写下去,幸亏年龄大了皮肤的角质层会越来越厚。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种坚持都值得尊敬,即便是坚持着违心,也不容易,因为人后难免要面对自我的质疑。
而自己不是个坚定的人,除了写字这件事目前坚持得还不错。从没有想过拿起笔写文章,是我也能够的。每一个印刷在纸上的文字都是神祇,文学类纸媒有无可取代的地位,是殿堂的象征,我们这代许多人都这么想。
信奉产生执念,心中有敬畏还是比较幸福的。这点很重要,你的标杆是什么,什么东西真正能吸引、影响你的灵魂。一个人永远无法欺骗自己,深夜的静邃让真相袒露。
儿子也写东西,而且不拘类型,有不少平台约稿,收入多少取决于他投入的精力。我始终不赞同他是写作,笼统地称之为“写东西”。他对我的传统与固执不屑一顾。
这有点像网络短视频和电影创作,前者也会有构思和编剪,但后者才可能是艺术。我只说可能,因为大火的电影往往艺术性不高,而那些死磕梦想的艺术家惨淡至极,比如胡波。如果预知写文的一生都将这样,有多少人还会坚持?能坚持多久?我第一个做不到。这热爱好奢侈,赔上无数时间、精力,乐趣丰盈而又孤独,几乎没有可见的闪光点,旁人看来是富贵病,实在需要一份填饱肚子的职业来供养。
四十五岁,有太多无奈,可是也有了更大的任性空间。当不再需要那么多,很自然就“无忧亦无惧”。
春光明媚,去看花吧,但请少些喧嚣,由她静静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