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傲雪如梅
有心理学家指出,在孩子12岁之前,往往会把父亲当做自己的偶像。
我孩子的爸爸年轻时候是当兵的(是志愿兵,在部队里工作了13年)。
爸爸有着军人,做事认真,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儿子学骑自行车。
在儿子四岁的时候。
爸爸给儿子买了一辆带辅助轮的自行车。
周末爸爸带着儿子去操场上学骑自行车。
孩子:“两手握住车把手 ,眼睛向前看,身体要坐直,两只脚交替蹬自行车的脚蹬”。
儿子在爸爸的指挥下开始学骑自行车。
“不对,把身体坐直了,别倾斜、掌握平衡 ,两只脚交替使劲的用力往前蹬”。
爸爸耐心的,给儿子讲骑自行车的要领,教会了他基本动作,陪着儿子在操场上练习。
自行车有左右辅轮的的帮助 ,加上爸爸不厌其烦的动作要领指导。
儿子用了一上午功夫,就学会了骑有左右辅轮的小自行车。
过了一段时间,爸爸看到孩子好长时间没有骑自行车玩了。
问:“这段时间没有看见你骑自行车呀”?
儿子说:“爸爸,我现在已经骑的很好了,我不想骑自行车了 ,您再给我买一个遥控飞机玩吧”。
看见儿子对自行车不感兴趣了。
爸爸把自行车两边的辅轮卸掉。
带着孩子重新来到了操场,再让孩子骑上去试试。
孩子以为他骑得很好了,就不以为然地推过自行车骑了上去。
孩子没有掌握好车子的平衡,刚骑上去就摔了一跤(因为卸了辅轮的自行车,没有左右两个轮子的保护,左右摇晃厉害),摔倒在地上的孩子,哇,哇的大声的哭起来。
爸爸扶起摔倒在地上的孩子,看见儿子的右膝盖被蹭破了一点点皮。
就抱过儿子,给儿子右膝盖,磕破地方的地方吹灰灰。
一边吹一边问儿子:“疼吗”?
儿子说:“疼、疼”。
爸爸安慰儿子说:“没有事,也没流出血来,只是磕破了一点皮而已,就说疼,我们是小小男子汉,要学会勇敢”。
爸爸让儿子站起来,领着儿子在操场上走了一圈。
然后温柔的对儿子说:“现在你的腿不疼了,咱们继续学骑自行车,不怕有爸爸保护你”。
让孩子把自行车推过来,先骑上去,爸爸在后面弯着腰扶着车座,告诉儿子掌握好平衡大胆地往前骑。
孩子在爸爸的鼓励下,忘记了刚才的腿疼,重新练习起来。
刚开始练习,孩子还是难以掌握身体的平衡,爸爸在后面扶着车座,累得满头大汗,看上去爸爸比儿子更累(因为自行车小,车座低爸爸要弯下腰才能帮孩子,扶稳车子)。
陪儿子练了几圈后,爸爸感到腰弯曲的太低,实在是太累了。
就想了个办法,在小自行车后座上绑了一长截木棍,爸爸用手扶着木棍,保护着孩子,陪练了几大圈,孩子逐渐掌握了平衡,爸爸就试着把手松开,让孩子自己骑着自行车锻炼。
幼儿时期的孩子,在爸爸的耐心鼓励下学会了骑自行车。
在幼儿阶段爸爸就锻炼孩子的自我挑战精神。孩子五岁的时候,就骑着他的小自行车陪大人,一起从县城出发骑行十几公里的路回到他奶奶家。
才五岁的孩子就要求他做大人的事情。
自己动手学做灯笼。
孩子上小学了,有一年的元宵节。
老师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每个人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手工灯笼。(参加学校的元宵节灯展)。
孩子让爸爸帮他做灯笼。
爸爸只是给孩子准备了工具和材料。
工具(锯子、钳子、木棍、铁丝……)
材料(钉子、彩色纸张、浆糊、刷子……)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儿子在爸爸的指导下,自己亲手成功制作好一个,大公鸡动物造型的灯笼。
等孩子把灯笼拿到学校,在学校组织的灯展中,儿子手工制作的动物造型灯笼,新颖别致、 造型美观获得了一等奖。
孩子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做灯笼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自立和自理能力。
老师表扬了他,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爸爸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无巨细的体贴照顾,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在我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对她的爱从来没有缺席过。
在儿子的青春期,叛逆期,爸爸对儿子的教育,从来没有放松,言传身教,爸爸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在家庭的教育中,父亲是孩子的榜样。父亲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未来抵达的高度。在父爱中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安全感,自信阳光,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往往有着更高的上限。
我的儿子在他爸爸言传身教的教育下,吃苦耐劳,敢于挑战,曾经骑着单车去上大学(从山西老家出发,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天津上大学)。还有在上大学,利用大三放暑假期间挑战自己。艰难骑行27天,穿越西藏。(以后再写)。
所以我今天写了这篇文章。父爱的力量——父亲决定孩子飞得多高。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